|

财经

又一知名地产央企退市!已上市36年,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4 13:03:07

(原标题:又一知名地产央企退市!已上市36年,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10月23日晚间,五矿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申请撤销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计划股份将予以注销,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

五矿地产是中国五矿集团的下属一级公司,也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

早在1991年,一家名叫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这也是五矿地产最早的上市载体。自此计算,该上市平台存在的时间已达36年。

对于此次退市,公司给出多个理由,如股票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且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希望实施长期战略,精简架构并提升效率等。

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五矿地产近年来的经营业绩不佳。自2022年以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亏损。

1991年,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主业为铝材生产和金属贸易。此后,公司经历了一次股权变更,并在2005年被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

随后,五矿集团将旗下的房地产资产陆续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名称在2007年变更为五矿建设,其主营业务也从金属贸易变为房地产开发。

2016年,五矿建设更名为五矿地产。

作为中国五矿集团下属的一级公司和地产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五矿地产在土地获取、融资成本、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有一定的先天优势。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文件,明确78家非主业央企逐步退出房地产领域,保留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五矿地产位列其中。‌‌

经历了多年不温不火的发展后,2020年,五矿地产实现了193.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4%。次年,销售额进一步攀升到260亿元的历史高位。

随后,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其销售规模连年下滑,至2024年已降至70.2亿元。

五矿地产的归母净利润曾在2019年达到8.44亿元的高点,随后一路下跌。最近三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为负,其中2024年的亏损额达到32.6亿元。

在2024年年报中,五矿地产董事长何剑波表示,2025年首先要确保“活下去”。“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减少亏损。”

同时,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努力修复资产负债表,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发展“不守旧”。

但如今,公司亏损的情况仍未改善。2025年上半年,五矿地产实现营业收入18.02亿元,同比下降60.66%,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

针对此次私有化,五矿地产给出五条理由。

对于股东而言,一方面,五矿地产的股票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过去12个月的日平均交易量约44万股,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约0.03%。股东难以在不受到不利价格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大量场内出售。因此,私有化为股东提供了退出机会。

另一方面,从私有化的价格看,股东可溢价变现。此次五矿地产的私有化价格为每股1港元,而公司近几日的收盘价均在0.4港元以下,相比之下,此次交易的溢价较为明显。

对于公司而言,私有化亦有三点优势:

第一,公司股本融资能力有限,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五矿地产表示,因股份长期交易量低迷,价值持续被低估,限制了其从资本市场筹资的能力。自2009年起,公司并无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

第二,私有化有助于公司实施长期战略、提升业务灵活性。因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回稳阶段,五矿地产迫切需要调整策略。私有化后,公司能更专注于长期业务规划及资源整合,不再受制于短期市场波动及合规压力。

第三,有助于精简企业架构、提升管理效率。退市后,将有助于减少管理及合规的复杂性,提升整体营运效率及决策效能。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业绩下滑,在中国五矿集团的业务布局中,五矿地产的地位越来越低。官方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五矿集团总营收近4000亿元。在集团旗下的9家上市公司中,五矿地产的贡献率微乎其微。

2015年,国资委批准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旗下拥有房地产平台中冶置业,并与五矿地产形成同业竞争关系,因此,这两家公司的重组也被认为是大势所趋。

但近年来,两家公司仍以各自的品牌独立运营。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五矿地产退市,或意味着两家公司的整合进程有望加速。

与五矿地产类似,近年来中冶置业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佳。根据中冶置业发布的2025年公司债券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92亿元,净利润为-17.77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