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慧源同创科技(01116)联姻EPS:外资技术本土化破局 千亿蓄能市场迎“中英协同”新玩家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24 13:00:00

(原标题:慧源同创科技(01116)联姻EPS:外资技术本土化破局 千亿蓄能市场迎“中英协同”新玩家)

智通财经APP获悉,当国内蓄能企业还在中温域市场激烈厮杀时,港股上市公司慧源同创科技(01116)已悄然搭建起 "国际技术+本土产能" 的协同桥梁。近日,其通过子公司广州美亚,与国际相变蓄能技术龙头Environmental Process Systems Limited(简称 “EPS”)达成深度战略合作,EPS以 30%持股比例入股集团子公司“美亚科技”,引入覆盖-100℃至885℃全温域的核心专利技术,在蓄能行业 "技术内卷" 与 "产能过剩" 的双重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全球化技术协同的差异化路径。

技术内核:EPS 全温域专利筑壁垒,六大领域案例验实力

作为国际领先的相变蓄能技术供应商,EPS 此次以五大核心专利技术可覆盖农业、商业、工业领域的冷冻水空调系统(Chilled Water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被动式制冷 / 降温(Passive Cooling)、蓄热供暖系统(Heating Applications)、冷库储能与负荷转移(Cold Storage Load Shifting)以及冷链运输(Temperature Controlled Logistics),形成从供冷到供热的全场景技术矩阵。其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 “全温域覆盖”—— 从-100℃深冷环境(如医疗冷冻)到 885℃高温场景(如工业余热回收),远超国内多数企业0℃-80℃的中温局限;

历经全球多场景验证,EPS 的技术实力已在六大核心领域落地标杆项目:

公共医疗与政府机构:英国皇家伍尔弗汉普顿医院采用 30m³ 储罐(1500kWh 储能)保障医疗设备稳定运行,荷兰癌症研究所 45m³ 储罐(2000kWh 储能)利用夜间低电价降低科研成本;

教育与科研机构:挪威卑尔根大学以 4 个 240m³ 储罐(12000kWh 储能)应对校园高峰冷负荷,澳大利亚斯温伯恩大学项目实现 15-20% 耗电量降低;

商业办公与综合体:美国西雅图 Stone 34 办公楼(LEED 白金认证)通过 25m³ 储罐(1250kWh 储能)节能超 75%,英国伦敦南岸国家剧院结合 CHP 系统回收废热;

工业生产企业:中国东莞创科实业 100m³ 储罐(4250kWh 储能)实现白天关闭冷水机组,广州日立化成电子材料项目最小化回路改造即可达成 6400kWh 储能;

交通枢纽与基础设施:挪威卑尔根机场 T3 能源中心 4 个 60m³ 储罐(10000kWh 储能)适配夜间噪音限制,沙特哈拉曼高铁 73-227m³ 储罐(3200-10000kWh 储能)应对 55℃极端高温;

特殊功能设施:美国西雅图 PREMERA 医疗数据中心 30m³ 定制储罐保障电网中断时 2 小时冷却,英国议会投票控制室 6m³ 储罐(270kWh 储能)提供应急温控。

合作架构:7:3 股权+本土生态”破局,相变蓄能加速迈向主流

中国蓄能市场正处于“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双轮并进的关键期,相变蓄能作为热(冷)储能领域的核心技术方向,长期受限于宽温域适配不足、高端场景落地滞后等瓶颈。慧源同创与英国 EPS 的战略合作,恰以“国际技术 + 本土生态”的融合模式打破这一困局——慧源同创科技(通过子公司广州美亚)持股美亚科技70%股份,主导本土运营与产能落地,EPS 持股 30%股份,为合作注入核心专利与全球资源。且未约定合作期限,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三层决策机制平衡效率与话语权,从制度层面保障长期协同。

EPS 选择广州美亚作为战略伙伴,核心在于后者的本土化优势:一方面,美亚在传统材料加工领域拥有稳定客户基础,且与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中心运营方等官方机构建立合作,可快速推动技术落地;另一方面,其规模化生产能力有望为成本控制提供坚实支撑。

市场反馈已印证这一模式的吸引力:目前合资公司已收到多领域意向订单,医疗储运、生鲜冷链等高端场景客户响应积极。结合合作规划,2026-2027年相关业务有望为慧源同创带来可观收入,且高附加值订单的毛利率将显著优于传统业务,推动利润结构优化。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不仅让相变蓄能有望从“小众补充技术”升级为“主流储能方案”,更标志着慧源同创正引领中国蓄能市场进入“技术多元化、应用场景化、产业生态化”的新阶段,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撑。

场布局:锚定三大高潜赛道,政策红利打开千亿空间

合资公司的业务拓展,精准贴合中国“双碳”目标与储能产业政策导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用户侧储能装机规模超3000万千瓦,而数据中心、冷链物流、设施农业三大领域恰是需求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自然成为双方攻坚重点——这一布局既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又精准锚定市场增量空间,为业务落地奠定战略基础。

需求端正呈现鲜明的结构性爆发特征:数据中心能耗随算力需求激增持续攀升,2024年中国低能耗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已达2773亿元,同比增长26.7%,尽管能效持续优化(平均PUE降至1.3以下),但整体电力消耗仍保持高位增长,直接推动余热回收市场加速扩容,预计 2025年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专项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工业领域整体市场规模更有望向千亿级体量迈进;在设施农业领域,全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超4500万亩,智能化升级进程加速,2025 年智能化设施农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元,其中智能环控系统作为核心需求板块规模达420亿元,智能控温需求正带动农业储能市场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长;商业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同样保持高速扩容,2024年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37%,在绿色建筑标准升级推动下,预计2029年建筑节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500亿元,年均增速维持在15%以上。此外,电力市场改革深化使峰谷价差扩大至 4:1 以上,显著提升储能技术经济性与渗透率,多重需求形成共振效应,共同为智慧蓄能领域打开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还为慧源同创的海外市场布局埋下重要伏笔。EPS在欧洲(英国、挪威、荷兰)、中东(沙特)、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地已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与项目经验,尽管合资公司现阶段聚焦大中华区,但协议中“海外客户咨询由双方协商推进”的约定,为未来拓展预留了关键接口。这意味着,依托广州基地的成本优势,合资公司后续可承接EPS的海外高端订单,逐步形成“本土生产+全球销售”的业务格局,从而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行业价值:重塑竞争逻辑,推动产业从“内卷”到“升级”

长期以来,国内蓄能行业存在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技术缺失” 的困境:多数企业扎堆电化学储能等低技术门槛领域,导致价格战频发;而高端相变蓄能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与标准话语权缺失。慧源同创与EPS的合作,首次实现国际顶尖相变技术的本土化生产,为行业树立 “技术 + 产能” 双轮驱动的新标杆。

对慧源同创而言,这场合作更是战略转型的关键一跃。自2025全球化战略品牌升级,到聚焦智慧蓄能科技领域及合资公司落地推动技术产业化,其已完成从“传统钢企”向“绿色科技集团”的身份转变。随着蓄能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公司估值逻辑有望从 “制造业PE”切换至“新能源PS”,打开市值增长空间。

站在“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慧源同创与EPS的合作不仅是一次企业间的战略联姻,更是国际先进技术与中国市场潜力深度融合的缩影。当新订单转化为生产线的轰鸣,当-100℃深冷技术服务于国内医疗储运,一个由 “全球化技术协同、本土化产能支撑、市场化需求驱动” 构成的蓄能新生态正在形成。对于慧源同创这家港股上市公司而言,千亿蓄能市场的大门,才刚刚开启。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