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深夜!中国资产,大爆发!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15 23:15:00

(原标题:深夜!中国资产,大爆发!)

中国资产全线反攻。

今晚,美股开盘后,中国资产集体走强,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超2.6%,热门中概股普涨。今日亚洲交易时段,A股、港股市场亦全线收涨,沪指重回3900点上方。据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亚洲各地投资者对于亚洲经济的乐观情绪正在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的投资信心正在不断上升。

美股整体市场也持续走强,纳指、标普500指数盘初均涨超1%,美股明星科技股普涨,芯片股领涨,费城半导体指数一度大涨超3%。有分析指出,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等大型企业最新公布强劲财报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缓和了市场对于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情绪。

中国资产大反攻

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间,美股开盘后,中国资产集体走强,截至22:30,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6%,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大涨超4%。

热门中概股亦全线大涨,新东方大涨超8%,文远知行涨超7%,世纪互联涨超4%,阿里巴巴、富途控股、大全新能源、小牛电动、金山云、微博涨超3%,百度、腾讯音乐、小鹏汽车、哔哩哔哩等涨超2%。

15日亚洲交易时段,A股、港股市场全线反攻,截至收盘,沪指涨1.22%,重新站上3900点;创业板指大涨2.36%,恒生指数涨1.84%,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57%。

据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亚洲基金经理调查报告,亚洲各地投资者对于亚洲经济的乐观情绪正在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的投资信心正在不断上升。

该调查对193名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这些经理负责管理累计4680亿美元的资产。

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基金经理们预计未来一年,亚洲经济将实现更强劲的增长,企业利润也将有所提升。

约90%的投资者预计,未来12个月亚洲地区股票将会进一步上涨——这是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高信心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经理们对于中国资产的投资情绪出现了显著回升,有近8%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会更加强劲,较今年4月调查时大幅提升。

美银的“中国风险偏好”指标已升至自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提振需求的信心不断增强。

美国银行补充道,尽管亚洲市场强劲反弹,但估值仅略有上升,为后续的投资盈利提升留下了空间。

美股银行股、芯片股大涨

受美国大行的强劲财报、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刺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截至北京时间22:30,道指涨0.8%,纳指涨1.33%,标普500指数涨1.12%。

其中,摩根士丹利一度大涨超7%,盘中创出历史新高。其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净营收达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超出市场预期的166.4亿美元;每股收益2.8美元,同比增长约49%。报告期内,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至21.08亿美元,股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至41.16亿美元。

美国银行大涨超4%,逼近52.88美元的历史新高。 其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280.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84.7亿美元,每股收益1.06美元,均高于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美股大型科技股亦全线走强,芯片股领涨,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涨2.61%,纳微半导体暴涨超15%,AMD大涨超6%,博通涨超3%,台积电ADR、甲骨文涨超2%,英伟达、阿斯麦ADR涨超1%。

消息面上,阿斯麦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的净销售额为75亿欧元,毛利率51.6%,净利润为21亿欧元;第三季度净新增订单54亿欧元,高于市场预期,预计今年全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5%,公司还预告2026年业绩将持续强劲。

美国传奇对冲基金经理Paul Tudor Jones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在预期利率将进一步走低的背景下,纳指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进一步走高。

他的预测建立在美联储持续宽松政策的基础上。Paul Tudor Jones预计,美联储基准利率将从当前的4%~4.25%区间降至明年的2.5%左右。

Paul Tudor Jones进一步表示,如果大型科技公司财报积极,且贸易冲突能在10月底前得到解决,那么股市在“最后两个月将有机会迎来真正的上涨”。

尽管对年底行情保持乐观,但他强调,集中度风险是当前美股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Paul Tudor Jones指出,个人投资者目前的股票配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标普500指数约35%的涨幅由七只股票驱动。

Paul Tudor Jones还表示,全球正进入一个“物理受限的时代”——增长空间有限,而债务负担高企。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白宫“执意”要寻找一位更鸽派的美联储主席,其根本原因在于:唯有让利率降到尽可能低,才能降低利息支出、刺激名义增长,从而压低债务占GDP的比率。换句话说,政策制定者寄希望于“以增长对抗债务”,而非真正削减开支。

但Paul Tudor Jones提醒,市场已经开始“看穿”这一逻辑。当资金成本被人为压低,而流动性依旧充裕时,通胀势必卷土重来。他预计未来18个月内,美国通胀将再次被点燃。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