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章丘吕家村:不只有铁锅,还有诗和远方 | 乡村新图景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4 21:03:29

(原标题:章丘吕家村:不只有铁锅,还有诗和远方 | 乡村新图景)

站在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吕家村村委会门前的柏油路上,产业动线清晰可见:一墙之隔的喜庆产业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协调婚礼流程;往西两百米的小江南酒店前,停着数辆婚车;再行三百米,稻香渔歌露营地的白色天幕已铺展在林间。

吕家村党委书记王辉说:“每逢节假日,这条路上基本停满了车,周边的酒店、饭店上座率也相当可观。”

在章丘本地人心中,吕家村的标签与“办喜事”紧密相连;而对于周边地区的人们而言,它更是一处度假胜地,不少人周末驱车而来,先去稻香渔歌露营地体验烧烤与露天电影,再到村北大棚采摘,或沿着绣江河步道南行两公里游览明水古城。

提起章丘,多数人最先想起的便是章丘铁锅。吕家村早年也有铸造产业,曾靠着铸造、烧石灰等传统工业维持生计。如今,吕家村迎来产业深度调整,一方面以高端制造业筑牢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依托村内农业种植基础与临近明水古城的区位优势,村民从“喜庆+文旅”的新赛道里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从露营地到婚礼堂,这个曾依赖工业的村子,正走出一条有别于“章丘铁锅”印象的多元升级之路。

“年轻力”与“老手艺”

池塘边、树林间,稻香渔歌露营基地的草坪上,一群大学生围坐在烧烤架旁——肉串的滋滋声混着歌声,随风掠过“禁止焦虑”“不管几岁、快乐万岁”的彩色标语;孩子们抢着投喂兔子,追着大鹅奔跑,手里攥着没喂完的青草。在九月底的吕家村,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

“39.9元/人的门票,能免费使用帐篷桌椅、烧烤用具、麻将、滑梯和滑索。”稻香渔歌露营基地负责人焦玉军介绍,这片热闹的营地,三年前还是水稻田,“当时用2000多车土垫高改造,初期投入120万元,两年就回本了。现在客源越来越稳定,节假日几乎天天满订,周边不少地方还来学习我们的模式打造露营基地”。

目前,露营基地的客源分为三类——散客占六成,团建和团体游客共占四成;除基础休闲设施外,基地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策划户外烧烤、露天电影、围炉煮茶、露天音乐会、篝火晚会、烟火晚会等活动,并针对亲子家庭设计了农事体验、捞鱼摸虾项目。

顺着锦绣大道往前走,与露营地相隔不到五百米,便是喜相逢婚礼创意中心。这座两层建筑提供“婚礼筹备一站式服务”:一层划分多个功能区域,对应婚礼策划、宴会设计、摄影、花艺、场景搭建等团队,喜帖、喜糖等备婚物件集中陈列;二楼婚纱区内,从中式秀禾到西式婚纱一应俱全。

在喜相逢婚礼创意中心大厅中央,中式迎亲花轿与多套锃亮的锣鼓整齐摆放。喜庆产业基地负责人、村民韩勇说:“这是咱村锣鼓队的老物件,也是咱的‘老手艺’。”

锃亮的锣鼓整齐摆放(郑明珠/摄)

喜庆产业的起步,正是对“老手艺”的活化与升级。吕家村锣鼓队历史可追溯至晚清,九龙锣鼓套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曾获得山东省汇演奖项。早期队伍靠为婚庆公司提供民乐、锣鼓、舞龙舞狮服务谋生,最多时一天能接30多场活动,却因人员管理松散而口碑逐渐下滑。2022年,村两委牵头成立喜庆和谐协会,划分七八个小组、设立小组长管理服务,规范收费与言行,推动产业从零散走向规范化管理。依托这一基础,村里逐步扩大喜庆产业规模,从单一服务延伸至全链条服务。

后来顺应年轻人对高性价比婚礼的需求,吕家村自建了5家设置有婚礼堂的宴会酒店,例如小江南酒店、梧桐宴会酒店等,共计12个主题大厅,对应森系、中式、水晶等12种固定场景。近几年户外婚礼兴起,吕家村又在露营基地打造了户外婚礼场地。

“我们村年承接喜宴近400场,五一、国庆档期需提前一年多预约,另外还承接许多开业庆典活动。”韩勇说,中心走廊墙上贴了许多消费者的好评截图,“团队专业”“省事儿”是高频词,喜相逢婚礼创意中心业务辐射章丘全区及周边的淄博等地。为跟上潮流,该中心还与多家婚礼道具工厂定点合作,采购团队每年赴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婚博会选品,将最前沿的婚庆服务潮流带回村里。

工农业转型改造

如今的吕家村是远近闻名的、以婚庆和露营为特色的文旅村;可在更早的时候,人们认识它,更多是因为村里的工业产业。

许多人对章丘的印象源于一口章丘铁锅——章丘是中国铸造产业核心区,《山东通志》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

2000年之前,吕家村以模具制造、机械加工、石灰窑、铸造厂等高耗能产业为主。从村内经营企业构成来看,工业占比达55%,农业占40%,服务业仅占5%。2005年左右,随着环保要求提升,部分高污染企业退出,企业搬迁后留下大量闲置厂房与土地,村落周边一度聚集了二手车市场、废品回收点。有村民回忆道:“当时这里像个棚户区,环境又脏又差。”

如今的吕家村产业结构已逐步重构升级。吕家村推动工业向高端制造赛道转型,目前保留的工业企业以电子芯片加工、出口管件等为主,经营企业中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约70%-75%,以“喜庆+文旅”为主的服务业企业注册数量占比15%-20%,农业占比5%-10%。

农业为吕家村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支撑。秋日的吕家村,沿途可见“采摘秋月梨”的招牌,这是村北果蔬大棚的“时令名片”。大棚里,葡萄、草莓、西红柿、黄瓜、秋月梨等错落种植,直供济南高端商超。同时,这些采摘园开放采摘体验,对接山东其他城市的小学开展研学活动,还能与露营地联动。

国庆露营旺季时,基地供应新鲜瓜果到营地;冬季婚庆淡季时,草莓采摘又能吸引淄博和济南其他区域的游客。运营方面,部分大棚采用村民入股+保底分红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统一运营,确保收益稳定。

产业转型也带动就业结构深度调整。喜庆产业、文旅产业吸纳50岁以上村民就业,年轻人多在本地工业企业或文旅配套岗位工作,外出打工比例大幅降低。全村常住人口5000多人,生产生活人口超过1万,形成“家门口就业”的良性循环。

把人留下来

傍晚的吕家村,800多盏路灯将柏油路照得透亮,路边的小洋楼、小别墅透出暖黄灯光,文化广场上早已挤满了人。几支广场舞队跟着音乐起舞,孩子们在滑梯旁追逐,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

王辉说:“十年前哪敢想这样的日子?那时路边是收破烂的、堆废品的,去一些地方走路都要摸黑。”

就业的变化,是村民最直观的感受之一。无论是露营地还是婚礼中心,劳动力多来自吕家村,既有长期员工也有临时用工。王辉说:“既让企业‘轻装上阵’,也让村民能兼顾生活和挣钱,这才是‘家门口就业’的意义。”

就拿锣鼓队来说,以前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凑在一起,现在40岁左右的村民主动来学锣鼓谱。除服务本地外,村里还拓展了多元合作,与城区8家酒店合作升级婚礼堂设备,从绣江风情园、明水古城承接外溢游客,为青岛的学校提供研学服务、为周边城市的企业策划团建活动。

收入的账本,村民们算得明明白白。全村不少家庭通过村里把土地流转给露营地、果蔬大棚等,一亩地租金按“800斤玉米+800斤小麦”的市场价计算,一年一亩地大概能拿到2000元。村民李佳说:“以前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年也就挣1000块左右,还得扛着锄头晒太阳、浇地;现在不用管,到时候就有钱拿。”除此之外,喜庆产业的服务人员能获得服务费,还能参与宴请;工业企业的芯片加工、管件生产岗位,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

村集体收入增加后,民生福利也相应提高:70岁以上的老人在指定医院看病不用花钱,60岁以上村民每月能领30元至120元的补贴,逢年过节还能领取米面油。

村民的观念和技能也跟着“升级”了。现在锣鼓队、舞蹈队的人会主动参加三八节、七一等公益表演。不少从外地回来的打工者,也留在村里做婚庆、管理露营地。许多村民还会主动在朋友圈分享露营地的照片、婚礼堂的场景。

王辉介绍,未来吕家村将深化“户外婚礼+露营+采摘”联动,推出婚礼套餐以丰富文旅业态;此外,通过完善就业岗位、提升福利,吸引外出年轻人回流,充实产业团队,为当地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其长期目标则是在保留高端制造业基础的前提下,推动“工业+文旅”轻度融合,并将高效农业作为文旅配套产业。

锦绣大道一侧,吕家村引入社会投资1.5-2亿元的绣江风情园已初见雏形,预计明年建成,园内将错落布置美食街、木屋咖啡厅、树屋等设施,旨在承接明水古城游客外溢、主打假日游与亲子游。让游客慢下来,在美食街品尝章丘鲜蔬,在木屋咖啡厅享受暖阳,在树屋仰望星光,把匆匆打卡变成1-2天的乡村慢时光——这正是吕家村的未来愿景。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