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10-13 18:02:00
(原标题:34亿,卓胜微定增豪赌转型)
《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近日,卓胜微(300782.SZ)回复了深交所关于其2025年度定向增发申请的问询函,这标志着卓胜微这场备受关注的34.75亿元定增计划取得了新进展。根据公司规划,此次定增,卓胜微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募集总额不超过34.75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射频芯片制造扩产项目建设(30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4.75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卓胜微积极推进大额定增时,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却分别出现了25.42%与141.59%的下滑,而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1.47亿元亏损,为2019年卓胜微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截至6月底,卓胜微27.57亿元存货规模远高于当期公司17.04亿元收入,也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因此,交易所给卓胜微定增的问询函中,就对公司业绩下滑、高库存背景下扩产的必要性以及募投项目收益测算的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从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转型的卓胜微,又能否依靠在高端产能上的布局,顺利突围呢?
经营承压:从盈利到亏损的转变
资料显示,卓胜微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研发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包括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LNA)等分立器件及射频模组,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客户有三星、小米、OPPO、vivo等全球主流安卓手机厂商。
得益于智能手机需求的释放,长期以来卓胜微的收入与净利润均以较高的增速增长。不过这样的高增长却在近年发生了逆转。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卓胜微的营收同比下降了约2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更是超过了84%。
受三、四季度收入、利润下滑影响,2024年全年,卓胜微实现营收44.87亿元,同比仅增长2.48%,但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下降了64.20%,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46.45%降至2024年的39.49%。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进一步降至17.04亿元,同比下降了25.42%;当期公司还出现了1.47亿元的亏损,为上市以来卓胜微的首次半年度亏损。
下游需求增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卓胜微的重资产转型,或是造成2025年上半年卓胜微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显著放缓,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至4.2年,这削弱了对上游射频芯片的需求。同时,卓胜微还面临来自国际巨头(Skyworks、Qorvo等)和国内同行(唯捷创芯、慧智微等)的双重挤压,其射频开关和LNA领域已展开了价格战,这直接造成了公司毛利率的下滑。
而为了布局高端市场,把控供应链,卓胜微还在自建产能,将公司的经营从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转型,产能建设后的折旧成本,也对卓胜微的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2024年公司新增折旧成本就超过了5亿元,同时公司6英寸和12英寸产线的产能还在逐步释放过程中,产线产能利用并不充分,这导致了卓胜微的单位生产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与行业对比,卓胜微的业绩恶化程度较为显著。同期,半导体(申万)指数成分股2024年平均净利润下滑约23.6%,而卓胜微下滑64.20%;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平均毛利率降幅约5.2个百分点,而卓胜微降幅达13.37个百分点。这一差异表明,卓胜微的困境不仅源于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相关,更与公司的产品结构、竞争策略和转型布局有着一定的关联。
矛盾募资:定增问询与回复
在业绩承压、存货高企的背景下,卓胜微启动的34.75亿元定增计划,无疑会引发监管机构与市场的关注。深交所就对卓胜微的业绩下滑、高库存背景下扩产的必要性以及募投项目收益测算的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针对业绩下滑问题,卓胜微在回复中表示,公司业绩变化主要受宏观经济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价格承压、毛利率下降以及存货规模增加导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认为,这些因素属于行业周期性波动,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扩产必要性问题,卓胜微强调本次扩产并非对现有低端产能的简单复制,募资将聚焦于高端、定制化射频模组产品,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效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就募资扩建产能的必要性与急迫性,卓胜微还表示,随着5G渗透率提升,射频前端模组化、高集成度是行业趋势,公司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未来高端市场的需求。扩产项目将同时覆盖6英寸和12英寸晶圆产线,重点生产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及滤波器等高端产品。
对于存货问题,卓胜微解释称,公司的存货规模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客户提货节奏波动,另一方面是公司为了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复苏和保障重点客户供应而进行的战略性备货。
截至2025年6月底,卓胜微的存货账面价值为27.5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0%以上,同期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6.41亿元,计提比例为18.87%。需要指出的是,2025年上半年,卓胜微的收入仅为17.04亿元,远低于当期公司的存货规模。
突围之痛:战略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卓胜微正经历从Fabless到Fab-Lite模式的转型过程中,这一转变必然会有“阵痛”。
转型的阵痛叠加行业的调整,已让卓胜微的股价承压。2024年9月以来,A股出现了明显的复苏,其中,上证指数出现了30%左右的上涨。但2024年10月至今,卓胜微的股价却出现了20%左右的下跌,同期,申万半导体指数、创业板指数均有10%以上的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在公司股价走势较弱的同时,卓胜微的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许志翰、冯晨晖等人,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期间,还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股份约742.53万股,变现金额近6.34亿元。
卓胜微拟通过自建产能以保障公司供应链的稳定,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目前公司自建的12英寸先进工艺产线,IPD平台已进入稳定量产阶段,用于生产射频开关和LNA的工艺线也于2024年第二季度进入量产;但这些产线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部分产线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该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卓胜微的运营成本。
随着技术的发展,射频前端市场正从分立器件向模组化演进。目前,卓胜微射频模组收入占比为44.35%,但高端模组如L-PAMiD收入的贡献仍不高。近期,其与日本村田的专利诉讼,虽然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村田一项核心专利无效,而结束;但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突围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在诸多挑战下,市场对卓胜微此次定增计划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支持者认为,自建产能有助于公司实现设计与制造的深度协同,从而提升公司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反对者则担忧在现有产品面临滞销风险的情况下,新增产能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运营压力。
卓胜微的定增扩产计划是其应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从公司披露的信息看,该计划旨在通过产能升级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以提升公司竞争力,但在推进过程中公司却面临着业绩压力、库存高企等挑战。
此情况下,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于卓胜微能否有效消化新增产能、改善产品结构,以及能否在射频模组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随着定增方案审核的推进,市场将密切关注卓胜微的库存去化进展、新产能爬坡情况以及高端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而卓胜微能否依靠定增,实现高端产品的突破,或将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技术突破能力及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10-13
投资者网
2025-10-13
投资者网
2025-10-13
投资者网
2025-10-12
投资者网
2025-10-12
投资者网
2025-10-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