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10:30:43
(原标题:英伟达,无法战胜?)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 内容编译自windowscentral 。
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英伟达(Nvidia)对 AI GPU 市场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市场份额达到 94%,比上一季度增加了 2%。预计仅今年一年,该公司就将创造 490 亿美元的 AI 相关收入,比去年高出近 40%,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这都是一个惊人的增长。
如果这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英伟达最近的市场估值达到了 4.6 万亿美元,使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的公司。微软(Microsoft)紧随其后,于 2025 年 7 月成为第二家达到相同里程碑的公司。
尽管英伟达的 GPU 为当今绝大多数 AI 工作提供了动力,但其主导地位也以更微妙的方式体现出来。据报道,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都曾礼节性地致电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向他简要介绍自己的芯片计划后再对外公布,这表明英伟达在整个行业中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亚马逊和谷歌为何仍需“礼让”英伟达
提前告知最终可能成为你竞争对手的公司你的计划,这是一种不寻常的做法,但我想侠义精神(chivalry)并未消亡。根据 Tom's Hardware 的报道,亚马逊和谷歌的大部分 AI 工作负载仍然严重依赖英伟达的 GPU。然而,据报道,两家公司都已向这家巨头通报了他们开发定制芯片的计划。
英伟达用于构建和运行 AI 模型的定制工具包 CUDA 使这种依赖性更加牢固。一旦开发人员围绕 CUDA 构建,转向谷歌的 TPU(张量处理单元)或 AMD 的 GPU 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将意味着从头重写大量的软件,带来巨大的成本和延迟。这一现实几乎确保了英伟达在未来几年内于 AI 领域的地位。
提前告知英伟达新的芯片计划并不能消除这种风险,但可以减轻冲击。由于英伟达仍在主导市场,与黄仁勋及其公司保持良好关系可能是目前最安全的举动。尽管没有分享具体的芯片细节,但这确实表明了一种摆脱英伟达作为 AI 领域唯一供应商的强烈意愿。
地缘政治与竞争:中国的禁令与竞争对手的芯片
近来,每周都感觉像是一场 AI 竞赛,甚至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也承认中国只落后“纳秒级”。这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命令字节跳动(ByteDance)和阿里巴巴(Alibaba)等公司停止购买和测试英伟达的 RTX Pro 6000D 芯片。
这项命令相当于全面禁令。这些芯片是专门设计用于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然而,中国的监管机构表示,来自华为(Huawei)和寒武纪(Cambricon)的国内处理器在同一类别中已经可以匹敌,甚至超越英伟达所能提供的产品。
不过,尽管有这项禁令,这并未阻止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建立合作关系。
这对英伟达来说仍然可能是一个挫折,尽管考虑到中美之间在贸易和关税方面持续的紧张关系,这或许并不令人震惊。不过,中国曾被视为一个 500 亿美元的市场机会——失去这种增长潜力绝非小事。
竞争对手是否正在迎头赶上?
虽然报告中没有点名具体的芯片,但我们仍然可以看看亚马逊和谷歌一直在研究什么,或者至少是公开已知的信息。
亚马逊的 Trainium 3 是一款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的定制芯片,专为训练大型 AI 模型而设计,它通过与 Anthropic 合作,旨在创建不依赖英伟达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因为 Anthropic 是与 OpenAI 竞争的公司之一,并且最近还与微软合作,将其 Claude 模型引入微软的 Office 应用套件。亚马逊在这方面走得更远,总共向 Anthropic 投资了 80 亿美元,并将其确立为核心合作伙伴,Anthropic 现在称 AWS 为其主要的云和训练平台。
亚马逊掌控着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 AWS,这意味着它能够以大规模、更低廉的价格向客户推广 Trainium 3 或接下来的任何产品。
在谷歌方面,其 TPU 已开发了近十年,目前已进入第七代,被称为 Ironwood。最新版本在训练和推理性能上都有巨大的飞跃,提供了比早期 TPU 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性能。但问题又回到了开发者被锁定在 CUDA 生态系统中的困境。尽管 Ironwood 性能强劲,但在谷歌之外的采用仍然有限,许多公司不愿脱离英伟达的生态系统。
https://www.windowscentral.com/hardware/nvidia/can-jensen-huang-maintain-nvidias-grip-on-ai-as-competitors-rise-amid-geopolitical-tensions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86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