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01 13:21:41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AI五大新趋势,物理智能快速演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北京报道
AI产业快速发展,正让诸多行业的迭代呈现加速度趋势。
2025骁龙峰会·中国期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演讲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原子、分子和比特的融合,是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的融合。这将带来巨大产业机遇。
从产业规模看,移动互联比PC互联时代至少大10倍;在工智能时代,整个产业规模将比前一代至少大100倍。
AI产业在过去一年来,也呈现五大新趋势。
张亚勤分析道,第一大趋势是从鉴别式AI到生成式AI,如今则走向智能体AI。
其中重要标志是,过去7个月间,智能体AI的任务长度翻倍、准确度超过50%,由此可以加速让智能体应用到每个领域。
第二大趋势是过去一年来,在预训练阶段的规模定律(Scaling Law)已经放缓,更多工作转移到训练后的如推理、智能体应用等阶段。
“并不是说前沿模型就不需要了,整个智力上限还在不断往前走,但(迭代)速度比去年和前年是放缓的。”张亚勤补充道,规模定律接下来有望在如智能体、视觉等其他领域重现。
在此过程中,过去一年来,推理成本降低了10倍,但智能体的复杂性,让算力同步上涨了10倍,综合呈现一种乘数效应。
第三大趋势是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在快速发展,如将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模型快速规模化落地智能驾驶行业。由此,张亚勤认为,2030年将迎来无人驾驶的DeepSeek时刻,也即彼时10%的车将具备L4功能。
同时具身智能也将快速爆发,预计在十年后的2035年,机器人有望比人类数量还多。
由此也延伸出第四大趋势,即AI风险正快速上升。“智能体出现后,让AI风险至少增加了一倍。”张亚勤补充道,这尤其需要全球企业和政府对此投入更多精力,他本人也对此花了很多时间。
第五大趋势,AI正呈现新的产业格局。从模型本身看,正呈现基础大模型+垂直模型+边缘模型的局面,未来有更大发展的是后两者。
预计在2026年,大模型发展进入稳态时,全球基础大模型大约有8-10个,其中,中国将有3-4个,美国也将有3-4个。
尤其在DeepSeek横空出世后,中国在发展大模型方面呈现独特性,即更快的算法、更高效率、更低的价格。
关于此前出现的开源和闭源模型之争,张亚勤认为,未来开源模型将成为主流,也即开源和闭源模型之间的比例大约会是4: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智通财经
2025-10-01
智通财经
2025-10-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