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从水治理到水经济:广州水投深化国企改革打造绿色转型示范样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5 20:06:22

(原标题:从水治理到水经济:广州水投深化国企改革打造绿色转型示范样本)

南方财经记者吴蕴 广州报道

广州水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锚定“双碳”目标及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要求,落实广州市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围绕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将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作为改革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机制优化、场景拓展、产业协同”四轮驱动,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节水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跃升,实现“节水技术实践”到“节水产业生态构建”的升级,树立丰水地区节水产业示范标杆,激活城市水经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水投样板。

生产工艺革新。集团以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突破排泥水处理技术瓶颈,中心城区8间水厂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创造性开展了“基于工艺创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并成功应用于花都水厂。

数字转型突破。智慧管网系统通过DMA分区计量、AI预警等技术,精准锁定漏点,实现中心城区产销差率“六连降”。5项漏损治理举措成功入选住建部印发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大坦沙岛、芳村区域2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成功入选水利部公布的39个典型案例。


装备制造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国内首条工业4.0智能水表生产线,年产能96万台,覆盖90%民用需求,并在计量功能基础上,研发可监测部分水质、水压等指标的智能终端,创造增值服务。加快研发超大口径检测机器人、水下清洗机器人,为管网运维插上智慧翅膀。

数据服务增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深度融合,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双轮驱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业务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准化、决策智慧化以及服务便携化。发挥“数据要素×”效应,开展数据资源盘点以及应用场景搭建,供水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

源头治理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用水户即排水户”的理念,实现排水单元监管、工地监管、排水户监管全面“云上办”“云监管”,监管数据“全屏掌控”。推进29个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接收管养中心城区共293公里清污分流项目渠箱,实现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削减。

中水回用打造“第二水源”生态链。2024年集团再生水回用率42%,远超国家“2025年再生水回用率30%”目标,再生水不仅用于河涌生态补水,还用于市政环卫、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商业洗车用途,更成为工业“第二水源”,从化环保能源公司利用明珠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替代传统水源,均禾净水厂为恒运集团白云区天然气发电厂供应再生水。         

节能降耗打造“无废工厂”。净水厂迈向“无废化”,21座厂区污泥干化率100%,全部获评“无废工厂”称号,7座获评省级清洁生产单位,工艺仿真系统可提前8小时预测出水水质,确保稳定达标。

政策护航,完善节水产业体系。以国家节水行动为统领,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助力广州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水预算管理试点地区。

夯实品牌,巩固国企改革成果。构建“生产-回用-服务”全链条节水产业体系,中心城区13座净水厂制定再生水利用“一厂一策”方案,以“水效领跑者”为目标,强化节水型企业创建成果。树立行业领先的优秀ESG典范,打造成为ESG合规、法治诚信建设的“双标杆”企业。

加大宣传,打造节水文化示范高地。通过加入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和“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等组织,推动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传统水经济业态绿色转型和节水产业升级,探索水经济发展新模式,共同挖掘水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水博苑、沥滘净水厂、自来水展示馆等省级节水教育基地宣传作用,2025年1-6月,开展“自来水学堂”科普活动68场,服务市民及学生约8.8万人次;沥滘净水厂开展106批次节水教育,服务3530人次;水博苑科普基地研学人数超过1.5万人次。增强节水文化品牌影响力,开发节水研学路线,组建专业宣讲团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让节水成为城市“新潮流”。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