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5 21:19:48
(原标题:前海首次实现国际船舶1小时转籍落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9月22日,国际航行汽车运输船“长泰鸿”轮仅用1小时办结原本需20余天的船舶转籍,完成36本证书注销与重新申领,成功转籍落户“中国前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这是全国首次采用“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的船舶登记创新举措,船舶登记模式从“串联慢跑”变成“并联快办”,开辟了国际船舶落户前海的新阶段。
船舶转籍,好比船舶更换“户口”,需要将原有船舶证书注销再重新登记,以变更船舶所有权、船籍港等关键信息。该流程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手续环环相扣,标准办理周期为20余天。
在前海试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是首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深化国际航行船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再被写入。
为不断优化“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登记与配套服务,深圳海事局联动交通、船检等部门,对标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济体的转籍效率,通过系统性流程再造与跨部门协同集成,推出“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制度,实现船舶登记模式从“串联慢跑”向“并联快办”深度转型。该制度变革也是深圳海事部门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的一项创新举措。
从9月22日起,采用该制度将船舶落户“中国前海”,只需在海事部门统筹协调下,将其船舶转籍所需的申办材料在多个部门行政审批节点预审预检,待准备成熟后便触发各部门预设的协同办理机制,立即启动多线同步作业,并行推进各审批环节,将办理周期压缩至一小时,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以“长泰鸿”轮为例,节省办证停航时间20余天,可为船东带来数百万元的新增经济收益。此外,该项举措对保障航运企业运营稳定性和履行合约能力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前海在航运领域实现多项制度突破。自2017年获批设立“中国前海”船籍港后,2023年创新推出国际船舶“不停航办证”制度,两项海事改革经验推广至全国。
6月底,随着今年第7艘“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在深圳海事局成功登记,“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累计达10艘,最大单船吨位达5万余吨,总吨位约30万吨,船舶总价值近40亿元。
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随着国际船舶登记效率的大幅提升,未来将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动船舶交易、融资租赁等业务快速发展,吸引船舶管理、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要素加速集聚前海,发挥航运要素辐射作用,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和讯财经
2025-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