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面朝“大海”,保险科技突围“报行合一”寻增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19:04:19

(原标题:面朝“大海”,保险科技突围“报行合一”寻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孙诗卉 

近日,由卢旻和众安在线共同创立和管理的国内保险AI科技头部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哇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暖哇科技收入主要来自利用AI技术帮保险公司做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招股书显示,暖哇科技从2023年开始实现盈利,在去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后,暖哇科技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851万元、5750万元和2490万元。


随着暖哇科技冲刺港股IPO,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在当前“报行合一”、利率下行等监管与市场双重压力下,保险科技公司如何借助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又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1世纪经济报道结合多家代表性上市保险科技企业的最新财报及战略动向,试图勾勒这一行业的发展全景。

AI全面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AI已成为保险科技公司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核心引擎。

以暖哇科技为例,该公司多智能体系统“阿拉莫斯”及“罗布泊”提供AI承保及AI理赔解决方案。其中“阿拉莫斯”系统针对传统保险业流程繁琐、转化率低的痛点,通过集成智能模块与垂直模型,实现承保全流程自动化;“罗布泊”理赔决策模型则协助保险企业管理保险理赔。

AI应用成效承保方面,今年前六个月,暖哇科技达成97.5%的保单续保率,协助客户达成63.0%的交叉销售率,高于15.0%至25.0%的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哇科技已累计促成人民币107亿元的首年保费,拦截高风险投保用户超百万人次,将赔付率降低10至23个百分点;AI理赔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哇科技的AI理赔方案实现最高80%的自动审核率;今年上半年,协助保险公司客户审核约230万例理赔案件,其全自动理赔审核流程实现了高达98.0%的决策准确率。

小雨伞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母公司深圳手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手回科技”)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重点攻坚AI核保、AI保险顾问等AI智能体,目标是实现从客户咨询到承保决策的关键环节自动化,进一步缩短流程、提升精度和体验。从“赋能人力”走向“给出人力决策”,最终实现运营模式的根本性升级。

类似地,水滴公司持续推进“All in AI”战略,自研的“水滴水守大模型”已全面覆盖核保、客服、营销等环节。其AI客服“保小慧”实现100%用户覆盖;AI智能助理“KEYI.AI”将复杂健康险核保平均处理时间缩短80%,核保准确率达99.8%,响应速度提升260倍;“AI大模型保险质检解决方案”实现100%全场景覆盖,依托语义理解与长文本推理能力识别复杂风险,质检成本较人工模式下降超50%等。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科技与保险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水滴公司在行业内较早布局AI大模型,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数智化能力,并在业务进行中赋能应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保险公司运用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防控风险。尤其是在“报行合一”等行业规范政策推动下,保险公司对提升运营效率、控制综合成本的需求显著上升,为第三方科技服务商带来巨大市场机会。

深耕场景建立护城河

除了发力AI,强化“科技”属性,上市保险科技公司还纷纷通过深耕垂直场景、开发定制化产品、构建生态合作等方式建立护城河。

沈鹏向记者表示,水滴公司推出的水滴保、水滴筹、翼帆医药等业务聚焦在保险保障和健康服务领域,逐步把带病人群、老年人群、孕期人群、下沉市场用户等更多传统保险未能有效覆盖的“边缘用户”纳入保障范围。

数据显示,2024年,水滴保上线定制保险产品174款,定制产品占比超过92%,新增147款老年友好保险产品和43款带病体友好产品。

车车科技则聚焦新能源车险这一高速增长赛道,通过与15家主流车企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自研车险交易平台以嵌入式形式接入车企APP,形成“订车即投保”的天然流量入口。

车车科技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车车科技平台新能源车险领域交易量突破81万单,同比增长135.5%;新能源车险新车保费规模达26亿元,同比增长150.6%。

车车科技创始人、CEO张磊向记者表示,作为公司增长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不断加强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预计在未来3-5年内将服务中国约30%至4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致保科技则选择通过生态合作扩大服务边界。目前,致保科技不仅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成立合资公司,搭建数字化风险管理服务体系(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保险保障-灾后修复),为场景客户及保险公司提供风险防控、风险减量服务,还战略投资了运动保、友安宠物、英仕健康,覆盖体育运动、宠物、中端医疗等蓝海场景的保险需求。同时,与无人机保险产业的领军企业帆陌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构筑低空保险新生态。

致保科技联合创始人、CMO罗霄向记者透露,科技公司凭借流量与技术优势跨界渗透,头部机构通过并购整合持续扩大规模优势,保险公司则强化直销模式以提升客户掌控力,互联网平台以低佣金策略压缩行业利润。多重压力下,传统保险经纪公司必须加速锻造差异化服务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盈利改善谋划出海

尽管保险科技行业曾因高投入、长周期特性面临盈利压力,但多家上市保险科技企业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明显的盈利改善迹象。

水滴公司2025年二季度实现净营业收入8.38亿元,归母净利润1.4亿元,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保险相关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8.7%,首年规模保费达32.04亿元,同比增长80.2%。短险和长险业务分别增长95%和45.4%;致保科技自2022年开始已连续每年盈利,2025年预计营业利润3000万元。

2025年上半年,车车科技总保费规模达115亿元,净收入13.5亿元,经调整后亏损同比2024年大幅收窄56.9%,并预计年内实现全面盈利。手回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保费约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25.7%;首年保费1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期内净利润约人民币6.64亿元,同比增幅超900%。

盈利改善的背后,是企业在科技投入与商业效益之间找到更优平衡。

手回科技董事会认为,手回科技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及精细化运营策略的有效执行。

罗霄指出,“效益为先”是致保科技一贯的重要经营理念。致保科技在业务端坚持“质量优先于规模”,中后台实践“全员成本责任制”,同时放大生态协同的效益。

此外,出海布局成为多家企业下一步的共同选择。

暖哇科技董事长、CEO卢旻曾表示,发展海外市场是暖哇科技后续关注重点之一。暖哇科技会考虑把自身科技能力逐步复制到某些更适合中国公司的海外市场。

水滴公司已于2023年在香港成立持牌保险经纪公司水滴金融,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经纪及财富规划服务。并通过“陆港无忧”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港澳地区及海外生活服务。

沈鹏表示,面向未来,水滴将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持续关注海外保险市场的用户痛点和科技赋能机会。

张磊也透露,车车科技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国际化进程。首批重点市场锁定亚太与欧洲,随后拓展至中东和拉美。

手回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光耀表示,出海拓展是手回科技未来的战略方向之一。在其战略规划中,通过兼并、收购和海外扩张实现增长是明确的发展方向之一。虽然具体的国际化战略细节(例如首选市场、模式等)仍在规划和探索中,但会审慎评估海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寻求与集团现有优势和能力协同的发展路径,以期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