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剑客黄宏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22 12:04:53

(原标题:剑客黄宏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前序:剑客过华强

回望九十年代的华强北,方知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猪脚饭、人字拖、平板车从拉三来一补的外贸货到国产自主高端品牌,这里的光景是贩夫走卒鱼龙混杂的既视感,更是国际电子产研的群雄争霸的现场感。

当1988年黄宏生在这里做遥控器生意的时候,他不曾想到未来会成为彩电大王。

但是,如果没有踏出这一步投身到开放大潮中,后面就没有创维的故事。

华南理工三剑客之一黄宏生和创维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现在去任何一个AI大模型搜索“华南理工三剑客”,从来不会有多词条歧义,他们从万千网页中总结后会明确告诉你:三剑客是谁——创维、TCL、康佳三大品牌的创始人或曾经的掌舵者。

他们是广东乃至中国家电及大电子产研的人物坐标,定义了整个行业30年,相信将继续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发挥长期影响。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企业创新突破在新技术领域疾驰的写照;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是经历过商业江湖峰谷的洒脱。

2024年,创维的营收体量达到650多亿元,“全球市场的增量充满了动力和空间,千亿目标有望两年内实现。”

从创办创维,到经历国内彩电市场的激烈竞争,再到今天全力投入光伏和汽车,黄宏生的人生与企业路径,恰好折射出深圳乃至中国制造业的跌宕与跨越。

第一章:香港创业,家电帝国

回顾总结东亚乃至全世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无论日韩、亚洲四小龙,其民用工业产业明确有迹可循,大致分为家电、手机、汽车、航空等阶段。

家电生产是率先代表迈入高水平工业化的代表产业,作为第一代大规模工业化民用产品,其对国家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决定性提升超过后面的代际的手机、汽车等产品。

时代造化,弄潮登场。

1988年,深圳的华强北,尘土飞扬,焊锡味弥漫。28岁的黄宏生辞去国企工作,带着3万元积蓄下海创业,在香港成立创维实业有限公司,做的是电视遥控器。

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成为他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第一批遥控器一抢而空,他赚到第一桶金。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第一性原理分析,黄宏生意识到一定要发展整机,而不只是做配件,不然总体的利润规模上不来。

1992年,创维开始做电视整机,进一步扎根深圳。2000年,创维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彩电行业的明星。短短十余年,从华强北小厂到全国龙头,创维似乎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但创业从来不是直线上升。2000年后,团队出走、渠道震荡,营收大幅下滑,危机下黄宏生带领团队重建。他常说:“制造业是九死一生的马拉松。”对他而言,这是切身体验。

走出低谷,创维重新站稳脚跟。但当行业步入存量竞争,电视、冰箱、洗衣机利润越来越薄,黄宏生必须再次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第二章:创维向光,逆势而上

2019年,创维选择跨界光伏新能源。

创维切入时,并没有选择资本密集的上游环节,而是回到他熟悉的“用户端”。从户用光伏起步,把家电时代积累的渠道、品牌、运维能力搬到新能源。三年时间,新能源业务营收突破百亿元。

但这条路依旧不容易。光伏从“用电”跨界到“发电”,跨度极大,需要重新搭建技术体系。政策的变化,也让市场格局充满不确定性。比如136号文出台后,所有收益模型都得重算。

而真正的竞争,不是价格战,更是技术迭代和价值创造。

2025年上半年,创维新能源业务收入达到138亿元,同比大增54%,占集团总营收近四成。光伏,已经成为创维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是创维的又一次突围。像极了1997年在彩电业的“逆势而上”,但这一次,赌注更大,难度更高。

如果说创维集团是黄宏生的第一次创业,那么新能源汽车,就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从2011年收购南京金龙切入新能源客车,到创维汽车走进乘用车市场,十几年摸爬滚打,他一直在这个全球最卷的赛道上硬闯。

他提出“创维汽车是一场健康革命”,不仅做智能驾驶,还要把空气管理、睡眠舱、健康出行结合进来。很多人怀疑,甚至觉得这不现实,但黄宏生笃定:竞争越激烈,越要寻找差异化生存的可能。

在最近的创业视频中,他说:“2025年的创业,不止是九死一生,而是十赌十输。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在十赌十输里,争取一线胜利的可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这句话,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学。

三十多年过去,有人淡出江湖,有人坚守主业,而黄宏生仍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险滩里搏击。

他们的故事,正好映射出中国制造业的命运:从彩电大洗牌,到新能源光伏与汽车的淘汰赛,残酷、反复,却总有人选择坚持。

第三章:开基创业,其命维新

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国营海南黎母山采伐场,恰好在整个海南岛的中部,即便是今天也不是旅游热门地区,可想而知当年的荒凉,1966年黄宏生18岁毕业就分配到黎母山采伐场做伐木工。

余华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那是一场盛大的冒险。

也许未曾想到,现在想来却令人鼓舞,黄剑客的冒险将持续一生。

11年后年轻的剑客将会掌握当时整个中国最前沿的智力资本,22年后他会创立家电帝国。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黄宏生毅然抓住机会,仅用两个月疯狂复习,光着脚走进考场,最终以全国前20万分之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实现了从伐木工到天之骄子的巨大转变。

两年后深圳特区成立,回顾历史,这是一种时代浪潮发展的机缘与命运。

1966年做伐木工时的黄宏生,应该不会想到,会在1977年进入知名学府学习无线电,更无法预料到国家在为他们这些年轻才俊紧锣密鼓的准备好了一个创业者的热土。

青年与热土相遇,碰撞,激发活力,即是一代人的命运,也是百年国运的映照。

深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行政和地理概念,它更是一种创业者图腾。

无创新,不深圳。没有创新的深圳,毫无意义。它不过只会是岭南一隅的小城。而其中包括黄宏生在内的企业家让深圳具备了更深的精神内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维成立至今已经37年,穿越了多次产业周期,依然在创新一线。

一家企业的特质,本质是其创始人的特质决定的。今年,黄宏生已经70岁。别人谈退休、颐养天年,他却依然选择继续出发,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中国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有着强烈的驱动力、危机感、使命感。在古稀之年,剑客黄宏生仍在创业路上。

(实习生李金亮亦有贡献) 

金吾财讯

2025-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