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九号突围,谁在吃肉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9-17 18:01:35

(原标题:九号突围,谁在吃肉)

 

《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中对防篡改技术提出更严格要求,试图通过技术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自行车的非法改装乱象。新国标的实施,无疑会对电动自行车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而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已到达天花板的时候,“半路出家”的九号公司(689009.SH)依靠高端定位与智能化,让其电动两轮车业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截止2025年上半年,九号公司的电动两轮车收入已高达68.23亿元,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为58.11%,成为企业的第一大业务板块。 

然而,在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业务高增长的背后,其高端定位与设计冗余却让公司的电动两轮易于改装,从而成为"鬼火少年2.0"的代表。"鬼火少年”加非法改装,让其产品因超速事故而引发市场的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九号公司的实控人及IPO前股东已累计套现超70亿元,而受公司此前的大额亏损影响,与原始股东超70亿元的变现相比,九号公司的分红与回购总额却比较低。 

一面是高速增长的业务,一面是隐忧重重的改装环境与股东回报失衡,九号公司的故事远比表面更为复杂。 

从平衡车到电动两轮车:战略转型的抉择与成功 

九号公司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战略转型的历史。2012年,九号公司在北京成立,由一群机器人工程师创立,成立时公司专注于智能电动平衡车的研发。2014年,九号公司获得了小米、红杉资本等机构8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正式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这笔投资不仅为九号公司注入了雄厚资金,更重要的是为其带来了小米的品牌背书、供应链资源和渠道支持,为企业后续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2015年4月,成立仅三年的九号公司完成了一项"蛇吞象"式并购,全资收购了美国平衡车鼻祖赛格威(Segway)。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此前与赛格威的专利纠纷,更让九号公司瞬间获得了赛格威的全球品牌、核心专利和成熟销售渠道,让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平衡车行业领导者。合并后,公司更名为"Segway-Ninebot",并在小米平台推出售价仅1999元的小米九号平衡车,将万元级别的"富人玩具"大众化,该款产品推出后迅速引爆了市场。 

然而,平衡车市场终究小众且存在安全隐患与路权争议。2017年,九号公司敏锐地捕捉到共享出行的风口,果断将业务重心转向电动滑板车领域,推出了广受欢迎的ES系列,迅速成为Bird、Lime等全球共享滑板车巨头的主要供应商。这一战略调整让公司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电动滑板车业务也迅速成为九号公司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并让公司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 

2020年10月,九号公司以"VIE+CDR第一股"身份登陆科创板,上市时,公司以机器人敲锣的独特方式完成上市仪式,彰显了其科技底色。上市为九号公司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其融资所得资金被用于加速新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但此时,公司已开始意识到电动滑板车市场增长放缓,需要为企业寻找新增长点的现实。 

2019年底,九号公司正式进军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面对雅迪、爱玛等传统巨头的挑战,九号公司没有选择价格战,而是凭借在平衡车和滑板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主攻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到2023年中,电动两轮车收入规模就已超过电动平衡车与电动滑板车,成为九号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九号公司并非简单地将业务重心从平衡车、滑板车转移到电动两轮车,而是同步推进"去小米化"战略。截至2023年,来自小米的销售收入占比已从早期的高位降至4.3%,而自有品牌和渠道的销售占比则高达95.7%,公司成功实现了独立自主发展。 

智能化破局:高端路线的抉择与争议 

九号公司在电动两轮车领域的成功,源于清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与传统品牌主打性价比不同,九号公司将"智能化"、高端化作为公司产品的核心差异点,从而精准切入了中高端市场。 

在产品层面,九号公司将自研的RideyGO智能系统作为标配,让公司产品拥有感应解锁、坐下即走、停车感应等颠覆性体验。不同于传统品牌仅在部分高端车型上点缀的"伪智能",九号公司将智能化作为公司产品的核心基因。同时,公司还率先将整车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引入电动两轮车领域,使车辆能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软件更新不断优化功能。 

技术积累上,九号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持续投入研发。其自研的鼹鼠控(MoleDrive)控制器和BMS 6.0智能电池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了能效和续航,更为公司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提供了底层支持。九号公司还将ABS防抱死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汽车级安全技术应用到两轮车上,从而显著提升了产品在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 

市场定位方面,九号公司聚焦6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其高端市占率达51.7%。宣传策略上,九号公司还精准锚定85后、90后乃至00后年轻消费群体,通过潮酷设计、签约易烊千玺等明星代言,强化科技年轻的品牌形象。 

渠道布局上,九号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数千家家门店,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销售格局。这种"智能电摩打品牌、智能电自走销量"的双线策略,使九号公司在2024年整个行业销量同比下滑约10.55%至11.6%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高速增长。 

然而,高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九号电动车因易于改装而成为非法改装的重灾区,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九号电动车改装内容。如抖音"九号暴力提速翘技"等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15亿次,小红书"九号改装"话题浏览量超过3.2亿次。 

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地已发生因改装超速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北京、福州、南昌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对个别提供非法改装的九号公司门店进行了处罚。而此前九号公司答复投资者调研时,曾称公司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的占比接近5:5。在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企业从技术层面解决超速改装的情况下,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业务的高增长又能否持续呢? 

股东套现超70亿:高增长背后的回报困局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司业务、利润高增长的情况下,九号公司原始股东通过减持变现了超70亿元资金;而2020年上市以来,受此前公司未能弥补亏损影响,九号公司累计分红及回购的总金额仅有15.01亿元,与原始股东的巨额减持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Wind数据库统计,自首发股份解禁以来,九号公司实控人高禄峰、王野及其一致行动人就已实施了多次减持。2023年4月至10月,他们减持了152万份存托凭证,变现约5214万元;2024年6月及8月,又分别减持38.8万份和121.2万份,变现约1674万元和2918.74万元;2025年8月,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更是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减持1438.89万份(占总股本2%)存托凭证,按54.79元/份计算,套现金额高达7.88亿元。至此,实控人累计减持超3600万份存托凭证,变现金额超过10亿元。 

在实控人减持的同时,以红杉系和小米系为代表的IPO前机构股东也进行了大规模减持。据不完全统计,两大财务投资人合计减持套现金额已超过62亿元,持股比例从上市初期的近3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不足5%,基本完成投资退出。这意味着,自上市以来,九号公司实控人及主要机构股东累计套现额已超70亿元。 

但与股东大规模套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此前公司大额亏损,未分配利润长期为负影响。九号公司上市后,虽然已实现了盈利,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分红,且公司也未积极进行回购以回馈投资者。据统计,九号公司仅在2023年、2024年分配了10亿元的净利润,叠加公司的5亿元回购,上市以来,九号公司分红及回购的总金额仅有15.01亿元,远低于公司股东的减持总额。 

目前九号公司的盈利高度依赖智能电动两轮车,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占比已达58%。这一业务虽增长迅速,但却面临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的竞争,以及小牛、哈啰等新势力的挑战。在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也在布局高端化、智能化的情况下,市场普遍认为,九号公司在智能电动两轮车领域的高溢价模式或难以长期维持,尤其是在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后,利润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 

新国标的实施,虽然旨在从源头遏制非法改装,但对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防篡改技术要求的提高,九号公司需要在产品设计上进一步创新,同时还需要加强渠道管控、社交媒体监控,避免产品被非法改装而引发争议。更重要的是,九号公司若想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公司需平衡好股东回报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利润持续高增长、股东大额减持的同时,给予投资者更为合理的回报。 

九号公司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智能出行企业的典型成长路径,即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再到资本运作。但当业务高速增长与股东回报失衡并存,当产品创新与安全风险交织,企业如何在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或将是九号公司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思维财经出品)■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