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当出海成为必选项,中国企业的“链”路突围将走向何方?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11 15:26:07

(原标题:当出海成为必选项,中国企业的“链”路突围将走向何方?)

中国企业出海,是继续“一窝蜂”式地抢滩登陆,还是该冷静思考如何真正扎根世界?

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的今天,产品出海已成过去时,品牌出海亦非终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一条兼具韧性、协同与本土融合的全球“生命链”?

9月9日,由建发股份主办的全球供应链CEO圆桌对话,汇聚政、产、学、研顶尖力量,在厦门这座“丝路枢纽”上,共同探讨从战略拓荒到生态融合的进阶之路——其背后,不仅是一场商业远征,更是一次关于全球化文明对话的深层叩问。

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燕添出席并致辞,建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活动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主持,邀请到著名经营管理专家宋志平、经济学家周其仁、海尔集团总裁梁海山、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罗兰贝格全球联席总裁戴璞等数十位企业领袖与专家学者,围绕全球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态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供应链出海重塑全球角色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已迈入新阶段。胡大剑指出,出海正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涵盖品牌、技术、资本与标准的全链条输出,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我们正在经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身份转变。”他强调,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建发股份表示,在百年变局之下,供应链企业有望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重构的重要推动者。“建发愿以供应链为纽带,深化协同、共拓蓝海,探索企业全球化发展新路径,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企业对“为何出海”的重新定义。宋志平提醒,企业应避免“一窝蜂”式盲目扩张,善用平台型企业的全球网络。“像建发这样的‘中国式商社’,在全球百余国拥有商业触角,能为企业提供渠道支持与本地洞察。”他特别强调:“走出去不是征服者,而是合作者、融合者,要与当地企业共生共赢。”

江汽集团总经理李明也指出,汽车产业正面临新生态、新价值链的重构。“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核心特长,做好中高端产品,才能在全球分工中确立独特价值。”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从“跟随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型。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

本次圆桌以“真问题、真痛点、真对策、真建议”的“四真”原则,将企业出海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揭示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深层逻辑。

在战略拓荒期,“要不要去?去哪儿?怎么去?”是首要命题。宋志平强调,布局需理性,节奏要稳健。平台型企业可成为“出海跳板”,降低试错成本。

进入体系深耕期,“如何活下来、如何立足成长”成为关键。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认为,全球化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建立资源、技术、产业链的联盟整合,以技术为泥,生态为田,打造全球市场联盟。”紫金矿业市场总监黄孝隆则警示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必须筑牢合规底线,坚持合法经营,与当地共同发展,才能稳固根基。”

而到了生态融合期,出海的终极目标已非销售,而是成为真正的本土化企业。海尔集团总裁梁海山分享了“三位一体”创牌经验:坚持自主品牌出海,实现研发、制造、营销全面本土化,并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只有把供应链和创新能力‘走进去’,才能实现品牌的真正全球化。”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正是这一模式的有力印证。

罗兰贝格全球联席总裁戴璞观察到,中国企业出海范式正在转变:“从出口导向转向全球化运营,若能将中国优势与本土资源深度耦合,潜力将被更大释放。”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从“运营海外”迈向“融入全球”。

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荣”

在第二阶段闭门研讨中,企业家们围绕“供应链、反内卷、破局要素”展开头脑风暴,共识逐渐浮现: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零和博弈,而是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远东控股创始人蒋锡培强调,出海基础在于国内业务做深做透。“拓展海外要审时度势,找到能互相欣赏、促进的好客户、好市场,才能彼此成就。”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指出,消费品出海需尊重品牌基因:“收购后要保持各品牌独立价值,提供本土化商品,逐步建立中国品牌做高价值产品的认知。”

中远海运散运总经理陈新川呼吁共建共赢生态:“优势企业不应过度挤压上下游利润,唯有坚持共赢理念,才能提升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整体韧性与竞争力。”中国信保总经理王虹则从风险视角提醒:“要评估当地成本竞争力与市场潜力,锚定有价值的空间,才能确保经营成果。”

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总结道:“出海的本质,是去更大市场寻找更好客户。我们必须带着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走出去,正己和人,建立信任生态,惠及所有伙伴。”

中国企业出海,早已不只是“卖产品”或“赚外汇”的旧叙事。当供应链成为全球协作的“新语言”,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超越“征服者”心态,以共生取代掠夺,以融合替代替代?

这场在厦门展开的对话,不仅勾勒出一条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路径,更在提醒我们:全球化的新篇章,不应再由单一中心书写。中国企业的“链”路突围,终将是一场关于信任重建、价值共创与文明互鉴的漫长旅程。


fund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