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国劳模廖志略:十年兴农路 推动化橘红结出百亿硕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1 12:55:34

(原标题:全国劳模廖志略:十年兴农路 推动化橘红结出百亿硕果)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苏玉霞  广州报道

“朕宣布,赏赐化州化橘红为天下第一红,要给所有的官员和爱妃准备一份,去县令的直播间下单!”在《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短剧里,明武宗在云端会议里早朝,看线上直播,被化橘红的功效征服。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融合了穿越、AI元素的爆款短剧,实际上是一座粤西小城为土特产量身定制的宣传片,它成功带动近2.6亿元的化橘红销售额。而片中的主播,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

十年前,化橘红和许多乡村特产一样,陷于“新树不愿种,老树管不了,好果卖不出”的困境,这也让正值大学毕业的廖志略决定返乡。期间,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四次进京,为推动化橘红获得“药食同源”认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家乡,他成立合作社,带队攻克种苗技术与深加工难关,开启直播营销新路,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十年带动超3000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合作社社长、卖货主播、短剧演员……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化橘红产业交织在一起。如今,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力量回归,当地化橘红产值已破百亿元。 

劳动节前夕,廖志略第四次进京,这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廖志略获颁“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广东省81位获此殊荣的先进人物之一。

事实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全国劳模,他的这份荣誉和责任,也与化橘红紧紧连在一起。

2023年,廖志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食药物质。彼时,化橘红还未进入食药物质目录,对其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应用带来很大阻碍。于是,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的建议,为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出了关键呼声。

第二年,他带着一块化州当地的泥土和一个化橘红果再次进京。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提出《关于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迅速回应。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再次就加快推进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工作发声。

终于,2024年8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化橘红产业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廖志略的带动下,目前全市从事化橘红产业的人员超35万人,化橘红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

在解决“药食同源”认证的核心问题后,廖志略并没有因此止步。为了让农产品走出乡村、叫响口碑,他又将目光放在了品牌建设上。

2024年正值“短剧元年”,他敏锐地把握住这一传播新趋势,参与策划并出演了广东首部“三农”主题微短剧——《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并在丰收节重磅推出。该短剧将明朝皇帝明武宗与现代元素如线上会议、直播等巧妙结合,在各大网络平台播出后,触达了全球上亿用户,带动“化橘红”微信指数持续攀升,峰值达1136万,实现“短剧流量”向“消费流量”的精准转化。

“短剧推出后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来打卡,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廖志略说。

十年间,他走访了化州16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及多地文博机构,收集和整理了化橘红相关资料,推动建成首个化橘红博览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还把一株含苞待放的化橘红树苗带到人民大会堂,向与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介绍了当地化橘红产业的蓬勃发展情况,并建议将化橘红炮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非遗保护推动化橘红文化走向海外。

(廖志略带着化橘红树苗参加2025全国两会,受访者供图)

化橘红素有“南方人参”之美誉。但多年来,化橘红种植产业一直面临着“新树不愿种,老树管不了,好果卖不出”的困境,乡亲们守着“金果子”却挣不到钱。

于是,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廖志略选择回乡创业。“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他说,一路走来,这句话让他深受触动。

虽然自幼就在田间地头随外公种植化橘红,但廖志略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先武装头脑。他花费整整两年时间,系统地学习了化橘红种苗嫁接培育、果树种植管理、传统炮制技艺,并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2017年,他筹集30万元成立了一家专注于化橘红种苗嫁接培育和鲜果收购的合作社,并带领团队相继攻克了化橘红嫁接改良、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多项关键技术。廖志略四处拜师学艺,与经验丰富的老果农一起日夜钻研,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终于培育出了成活率更高、挂果率更好的优质种苗。此外,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化橘红七爪开皮机和全自动压果机,让生产效率提升8至10倍。

次年8月,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但市场并不买账。“原来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化橘红是什么。”他回忆称,“有一年我们背了200斤化橘红去珠海参加展会,最后只卖掉几斤,还不够来回的车费。”

当时正值化橘红行情低迷,鲜果卖不上价,果农们的积极性大受打击,2020年合作社已累计欠款500万元。顶着巨大压力,廖志略一面奔走在全国各地的展销会、推介会,另一面带领农户踏上了电商直播的营销新路。通过短视频,他们把种植、炮制的真实故事成功讲给了5亿网友,化橘红的市场认知由此打开。

(廖志略与当地农户交流种植经验,受访者供图)

鲜果市场半径的局限性,也让他意识到延长产业链的重要性。在推动“药食同源”认证的过程中,廖志略也积极推动行业创新研发,开发出化橘红饮片、代用茶、润喉糖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并与药企深度合作,研发保健药品,有效扩展了其应用领域。

近年来,合作社逐步走上正轨,直接管理600余亩种植基地,合作基地达6200亩。依托“合作社+农户+公司+村委会+产业协会+基地”的六位一体模式,其构建了多维度保障农户收益的联结机制。廖志略推广的保底收购惠及1.5万农户,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据统计,返乡创业这10年,他一共带动了3000多名农户种植化橘红增收。

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亩,年产鲜果6万余吨,干果1.2万余吨,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值从2019年的30多亿元增至115亿元,共带动35万名从业人员增收。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