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9-07 05:43:52
(原标题:一只纸杯硬核突围,恒鑫生活坚持长期主义)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维秋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5年,中国“限塑”进入历史性时刻。五年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这是一个硬指标,也是一块硬骨头。
过去五年,相关产业的企业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大多数人将目光聚焦在前台:如使用塑料餐具最多的外卖、新茶饮场景。然而,真正推动这场变革落地的,或许是那些长期隐身于品牌背后的供应链企业。
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鑫生活”)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近日,恒鑫生活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8.71亿元,同比增长18.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9.7%。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20.0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1.48%。
若将时间拉长,更能看清其增长轨迹:2024年营收15.94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增长3%。营收、净利润双增,且增速远超行业水平。
支撑这一切的,是一只纸杯、一个餐盒、一根吸管……看似微小的产品,却承载着巨大的产业变革能量。也因此,作为瑞幸、喜茶、星巴克、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的纸杯和餐盒供应商,恒鑫生活虽未参与前台的品牌大战,却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新茶饮与现制咖啡扩张带来的红利。
1、选对赛道,拥有持续增长的底气
恒鑫生活的持续高增,让外界想起19世纪美国的淘金热。无数人奔赴加州,梦想一夜暴富。但最终真正赚得盆满钵盈的,却是卖铲子、卖牛仔裤、卖帐篷的人。他们不挖金子,却因金矿而富。
今天,在新茶饮与现制咖啡的“黄金时代”,瑞幸、喜茶、星巴克们在前台激烈厮杀,而恒鑫生活,正以“卖铲人”的身份,悄然构建起一个年销近百亿只环保餐具的强大帝国。
恒鑫生活的创始人严德平,曾是一名教师。20多年前,他与妻子下海创业,成立恒鑫印务,主营企业宣传册印刷。这本是一门安稳的小生意,但他很快意识到:印刷行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极易陷入“价格战”。
此时,他敏锐捕捉到一个趋势: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品牌席卷中国市场。它们带来的,不光是快餐,更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餐饮消费习惯:一次性纸杯、餐盒、吸管开始成为刚需。为此,他决定将公司果断转型,上马第一条纸杯生产线,成为产品制造商。这一步,看似简单,却让恒鑫生活从一个边缘服务商,切入了餐饮工业化浪潮的重要链条。
真正的转折点在2008年,当时,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政策出来时,多数人认为这是对塑料行业的致命一击。但严德平却看到了另一面:环保是长期趋势,真正的机会不是“禁塑”,而是“替塑”。
于是,他带领恒鑫生活押注PLA(聚乳酸)可降解材料,投入重金研发,成为国内最早掌握PLA淋膜纸杯全流程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彼时,PLA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市场接受度较低,多数企业望却而步。
但恒鑫坚持了下来。十年后的2018年前后,新茶饮与现制咖啡爆发式增长,环保成为品牌标配,恒鑫生活已悄然建立起技术壁垒和客户信任。瑞幸、喜茶、星巴克、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纷纷将其纳入核心供应商体系。
商业发展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世纪初,亨利·福特没有去制造更多的马车,而是造出了T型车;21世纪初,乔布斯没有去改进键盘手机,而是推出了iPhone。他们都不是在现有赛道上跑得更快的人,而是重新定义了赛道本身。当前的恒鑫生活之于其所处赛道,亦是如此。
2、“造最好的铲子”,用技术与全球化实现跃迁
在淘金热中,卖铲子的人往往比淘金者更稳。但恒鑫生活并未满足于只做“卖铲人”,它的目标是“造出最好铲子的人”。
2019年,新茶饮行业迎来井喷,各大品牌快速扩张。作为这些品牌背后的供应商,恒鑫生活享受到行业红利。但只依赖下游品牌扩张,企业往往会受制于人。
于是,恒鑫生活开始了一次新的升级:从被动供应转向主动定义标准。
技术层面,加码研发。财报显示,2024年其研发投入5337万元,同比增长20.7%。到了2025年上半年,再投2843万元。截至目前,其已累计拥有60余项专利,并参与制定《聚乳酸》(GB/T29284-2024)、《全生物降解聚乙醇酸(PGA)》等多项国家标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是其在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上的突破。
PHA被誉为“最理想的可降解材料”,具备100%生物基、优异降解性与良好机械性能。但如何将其转化为能适应高速生产线的水性乳液,一直是全球难题。传统工艺多采用溶剂型体系,却面临环保风险且难以回收的局面。
2025年,恒鑫生活联合金光集团APP、微构工场、都佰城DBC,历经100天协同攻关,成功实现PHA水性阻隔涂层的全球首次工业级产线验证。而这一举动也被行业认为是其跨越“工业化鸿沟”难题的重要标志。
这意味着,恒鑫生活的产品不仅能替代传统PE塑料标,还能在回收再浆工艺中实现真正闭环,彻底解决行业“可降解但难回收”的痛点。就此,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恒鑫生活此举不是简单的材料替换,而是对整个生产逻辑的重构。
与此同时,恒鑫生活的全球化也在加速。2025年4月,其泰国工厂正式投产并完成首批出货。在「子弹财经」看来,这一落子意义深远:一方面,东南亚是新茶饮出海的“桥头堡”,本地化生产能更好地服务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客户;另一方面,面对欧美日益严格的禁塑政策(如欧盟要求2025年所有一次性塑料包装必须可回收或可降解),恒鑫生活通过海外布局提前卡位,为未来出口打开通路。
3、锚定未来,做穿越周期的“隐形冠军”
恒鑫生活是一家朴素的公司,没有像一些企业一样去专门打造耀眼的品牌光环,也没有资本故事带来的喧嚣,甚至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它用扎实的产品、持续的研发、稳定的交付和前瞻的布局,赢得了行业的尊重。
从其近年的布局来看,恒鑫已不再满足于“卖最好的铲子”,它的目标,是成为可降解包装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产品层面来看,恒鑫生活已从最初的纸杯扩展至全系列可降解餐盒、吸管、刀叉、包装袋等,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可降解产品营收分别为8.7亿元和4.31亿元,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产能方面,早在IPO时,恒鑫生活募集资金用途就已明确:投入3万吨PLA可堆肥绿色环保生物制品项目、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研发技术中心项目。从中也可以预判,在不久的将来,恒鑫生活将实现产能扩张、智能化和技术研发“三位一体”的全新驱动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恒鑫生活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在传统制造业中,自动化水平直接决定良品率与成本控制能力。为此,恒鑫生活引入MES系统、AI质检、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生产流程透明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制造端的竞争优势。
4、写在最后
从恒鑫生活的成长历程来看,从果断转型到押注可降解材料,再到如今攻克PHA技术,恒鑫生活的每一步看似缓慢,实质都是提前布局后的顺势而为。这正是“隐形冠军”的典型路径:专注细分市场,深耕技术壁垒,锁定头部客户,逐步实现全球化。
如今,恒鑫生活持续高增的成绩单,正是市场对其坚持长期主义的奖赏。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智通财经
2025-09-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子弹财经
2025-09-07
子弹财经
2025-09-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