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醉翁之意不在酒 阿里改造即时零售的决心远超预期丨力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01 21:51:57

(原标题:醉翁之意不在酒 阿里改造即时零售的决心远超预期丨力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 8月29日,随着阿里巴巴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三个月)财报的发布,外卖大战三巨头均已交出成绩单。总体来说,各家付出代价有点大。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第二季度,美团净利润同比下跌89%;京东净利润下降50.8%;阿里巴巴净利润下降18%。如果单纯按去年同期的利润来算,这个季度三巨头总共少赚约200亿元。

然而,其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各异。阿里巴巴港股在9月1日收盘大涨18.5%,美团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8月28日跌了近10%。此前,8月15日,京东在发布财报后其港股跌幅也超过3%。

相较于美团和京东,在电商交易之外,阿里巴巴股价上涨更多受益于市场对其AI+云战略的期待。毕竟,从这个季度开始,AI带来的收益已经占到了阿里云计算收入20%的比例。

当主营业务不再承担单一的盈利压力时,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显然有了更足的底气。他在8月29日晚举行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首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我认为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过去我们的订单规模是同行的1/3,在很多省市,我们过去的份额甚至低于20%,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下,谈论效率没有意义。”

在他看来,淘宝闪购眼下的目标不是盈利,而是培育用户并扩大规模,目前已经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在效率上缩小与同行的差距。

无论眼下“战况”如何焦灼,京东挑战美团和饿了么,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准备了大量资金作为“子弹”。只是,阿里改造即时零售的决心,远远超出了京东的预期。

补贴或将更高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管理层预警,第三季度业务将有一定程度的亏损。京东管理层也表示,短期利润率可能会因行业竞争和自身业务投入节奏出现波动。到9月1日,已经明显可见,淘宝闪购、京东与美团的补贴有所减少。

至少,此前高调的“0元奶茶”之类活动短期内不会再有。此前高盛预计,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12个月之内,三家外卖平台或将烧掉920亿元。因此,下一个季度的财报,三家平台补贴的费用可能会更高。

在营销上,平台砸钱也几乎不计成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初步统计,近三个月来,淘宝闪购已经签约了15位明星代言,涵盖头部明星杨幂、李现、李兰迪、孟子义、段奕宏等。美团和京东的代言人预算同样不低。今年以来,至少有14位明星为美团外卖、美团闪购或美团买药代言,包括刘亦菲、赵雅芝等影视明星,以及樊振东、孙颖莎等运动员。

这一营销手段,充分体现出了平台希望能覆盖到更多层面的用户。“现在只能说淘宝闪购做了很充分的营销预算,几乎是不设限的,从来没有见过阿里的哪个业务这么大手笔砸钱。”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合作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除了娱乐营销之外,淘宝闪购也在大手笔合作体育类项目,包括此前的“苏超”和“浙超”。除了常规赞助以外,淘宝闪购还围绕赛事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曝光。

上述种种资源的投入,核心在于6月23日的一个重大决策。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通过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两家公司将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但在业务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深度融合。

因此,在蒋凡的统一指挥下,淘宝闪购迅速与饿了么打通,全面合并。据他介绍,今年8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周平均日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带动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对比今年4月增长了200%。

回到即时零售层面,即时零售业务(含淘宝闪购、饿了么)收入增长12%。在订单量大增的背景下,收入增长似乎并不高,这也侧面印证了淘宝闪购在补贴上投入更高。

品牌零售“即时”化?

在这场外卖大战中,被迫参与进来的美团多次呼吁停止非理性竞争。尤其是在8月1日,美团与京东两大平台接连表态,剑指无序竞争。美团通过公众号发文《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称高度关注外卖平台补贴引发的社会关注,承诺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

的确,在经历多年竞争后,外卖行业没有必要再倒退回去大打价格战。这也不是京东掀起“大战”的初衷。

在外卖市场,美团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版图与护城河。

在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同时,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7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创造了新纪录。而这块市场份额能维持多久,对于美团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但是,至少目前美团的护城河依然保持优势,包括运营效率和线下供应链。

多年以来,互联网平台基本上是“赢家通吃”的游戏,无论是电商、外卖,还是网约车出行,入局者再多,要想真正撼动领头羊的市场地位,并不是容易的事。美团线下商家体量最大、用户基数高、外卖员数量最多,撮合交易所需的时间极短,各方对平台的黏性、依赖性,短期内很难完全被复制。

不过,对于挑战者而言,竞争不一定非要越过对手的护城河。

在蒋凡看来,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的野心不仅仅瞄准了餐饮行业,而是更广泛的品牌电商业务,即品牌“即时零售化”。

他把非餐饮在即时零售的业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近场原生模式,一部分是远近场结合模式。

近场原生模式下,一方面依托商品供给和供应链发展闪电仓模式,目前淘宝闪购闪电仓已经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其中,闪电仓25%的供给来自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

在远近场结合方面,天猫超市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在保持远场的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时效体验。同时,淘宝闪购也会积极地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加入淘宝闪购,实现天猫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蒋凡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会有百万家门店加入进来,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

餐饮外卖仅仅是抛砖引玉,品牌电商即时零售化才是核心。这是阿里、美团、京东三方都瞄准的赛道,也是本轮外卖大战的本质。

只不过,品牌多大程度上能接受即时零售带来的效益和增量,依然值得关注。品类不同,对于送达效率也有本质区别,零食、生鲜、外卖和药品毫无疑问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一轮外卖市场大发展对于消费拉动依然能起到积极作用。尼尔森 IQ(NIQ)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在“体验经济”与即时零售带动下,二季度快消品销售额增长3.4%,其中,个人护理、饮料与酒类表现尤为亮眼。同时,情感消费拓展了更多消费场景和即时需求,且超过60%的Z世代愿意为即时配送服务支付溢价。

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即时零售的蓬勃发展。或许,可以期待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品牌在情感价值与渠道创新融合,才能促使零售业走出红海,寻找到新的增量空间。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