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9-01 16:05:57
(原标题:AI及智能体爆火,带动这些上市公司业绩狂奔)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AI已成为推动中国科技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最新一批财报显示,部分企业已经在财报中单列AI相关收入,标志着产业开始进入“从烧钱到赚钱”的新周期。
1.迈富时:AI及AI Agent收入破亿,盈利能力提升
作为国内最大的营销销售AI SaaS企业,迈富时在2025年中期业绩中首次单列AI及AI Agent收入,上半年实现约1.1亿元人民币,已服务企业超过5500家。
同期,公司AI+SaaS业务收入达5.0亿元,毛利率高达80.4%,经调整净利润达到8472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实现扭亏为盈。迈富时成为少数能够将AI智能体业务转化实在的营收与利润的上市公司之一。
2.百望股份:AI业务形成规模化收入
百望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其中AI相关业务收入达到6086万元,占总营收的约17.5%。作为聚焦财税场景的企业,百望股份的AI产品正逐步形成规模化应用,财报中的单列数据也显示出AI业务在主营收入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3.寒武纪:AI芯片带动营收与盈利改善
AI算力基础设施企业寒武纪也在2025年中报中交出亮眼答卷。受益于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对算力需求的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并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与应用层公司路径不同,但寒武纪的业绩表现印证了AI产业链整体需求的快速扩张。
4.出门问问:AI软件与硬件双线发展
出门问问在港股市场披露的半年报中显示,AI软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060万元,此外AI硬件业务收入达到9830万元。虽然整体处于调整阶段,但AI相关业务已经构成了公司稳定的收入板块,证明其在语音识别与终端应用上的落地能力。
5.鼎捷软件:AI赋能制造业管理场景
在工业与制造业软件领域,鼎捷软件正在加快AI智能体与业务流程的融合。公司通过“数智工厂+AI中台”方案,推动生产管理、供应链优化、质量追溯等环节的智能化改造。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AI驱动的新产品上实现订单增长,部分AI功能已进入收费阶段。虽然财报尚未单独披露AI收入金额,但AI已成为推动营收增长与行业拓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启示:AI收入进入兑现期
从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AI收入已经不再是遥远的前景,而是切实进入财务报表的实收。无论是迈富时在企业级Agent上的快速兑现,还是百望股份与出门问问在细分场景的持续积累,抑或鼎捷软件在工业管理的落地探索,都共同传递出一个信号:AI正在成为业绩增长的现实驱动力。
随着政策支持与应用成熟度的提高,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选择在财报中明确披露AI收入。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判断企业AI业务价值将不再依赖故事,而是有更多可量化、可验证的依据。
投资者网
2025-09-01
投资者网
2025-09-01
投资者网
2025-09-01
投资者网
2025-09-01
投资者网
2025-08-31
投资者网
2025-08-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