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7 22:29:48
(原标题:亚朵上半年营收增长33.96%,中高端市场杀成红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 实习生蒋中阳
在国内酒店行业复苏动能放缓、核心指标承压的2025年,亚朵集团(NASDAQ:ATAT)凭借“住宿+零售”双轮驱动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第二季度财报。
8月26日晚间,亚朵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净收入同比增长37.4%至24.6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0.2%至4.27亿元,调整后EBITDA增长37.7%至6.1亿元。加上第一季度的业绩,2025财年前六月亚朵集团累计收入43.74亿元,较去年同期32.65亿元增长33.96%。累计净利润6.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2亿元也增长了19.02%。
亚朵财报中最醒目的增长数据来自零售业务,第二季度零售收入为9.65亿元,同比增长80%。不过,主营住宿业务RevPAR的持续降低为其业绩前景蒙上阴影。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酒店行业步入理性复苏。
根据STR数据,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RevPAR、ADR和OCC分别同比下降6%、4%和2%,反映出供需失衡压力。亚朵与华住在这一背景下采取截然不同的战略:华住依托规模优势和下沉市场扩张,亚朵则深耕中高端市场,凭借零售业务构建多元化收入壁垒。
亚朵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824家,同比增长29.2%,客房总数21.3万间,同比增长30.7%。管道内待开业酒店816家,显示其扩张势头不减。亚朵3.6版本优化商旅场景便捷性与舒适度,首批酒店已开业;4.0版本通过空间美学与属地文化融合,首店RevPAR超710元,目前已开业超30家,管道项目超60个。高端品牌萨和酒店深圳旗舰店5月28日开业,首月RevPAR超800元,未来将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亚朵首席执行官王海军在业绩分析会上表示“尽管行业承压,亚朵通过产品迭代和零售业务创新保持营收增长,但RevPAR下滑反映了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的双重挑战。”
据悉,亚朵集团住宿业务核心指标承压,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降至343元,同比下降4.4%,日均房价(ADR)降至422元,同比下降4.1%,入住率(OCC)降至76.4%,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亚朵集团副总裁吴健锋预计三季度RevPAR仍将承压,但降幅会收窄。
相较之下,行业龙头华住集团(NASDAQ:HTHT;01179.HK)则凭借规模优势展现更强韧性。华住第二季度收入增长4.5%至6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44.7%至15亿元。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客房总数118.5万间,同比增长18.3%,新开业595家酒店,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达44%和42%,中高端占比提升至7.3%。华住第二季度 RevPAR同比下降3.8%至235元,ADR下降1.9%至290元,OCC下降1.6个百分点至81%。
华住首席执行官金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住通过全季、桔子酒店等品牌迭代和下沉市场布局,确保了入住率优势。规模化带来的供应链效率和数字化工具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关键。”金辉进一步指出,华住通过精准商圈规划和数据驱动选址,在强一线城市可实现单一百店规模,如全季在上海已超200家,桔子酒店近日在京规模也突破了100家。
零售业务成为亚朵业绩的最大亮点。二季度零售GMV达11.44亿元,同比增长84.6%,其中“618购物节”GMV达5.78亿元,同比增长86.1%。
自2022年以来,亚朵零售业务占比快速攀升,2024年三季度零售收入已达自营租赁酒店收入的2.5倍,毛利率高达52.7%,远超主营业务的毛利率。2025年第二季度亚朵零售收入为9.65亿元,上年同期为5.37亿元,同比增长近80%。
零售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弥补了住宿业务的疲软,还通过场景营销强化了品牌文化。2025年一季度,亚朵注册会员数突破9600万,同比增长35.4%,CRS渠道销售间夜占比达65.1%,显示出强大的用户黏性和品牌力。
与行业内其他酒店集团尝试的多元化服务如餐饮、咖啡等相比,亚朵的零售业务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更为突出。华住的多元化尝试如酒店+文旅服务尚未形成亚朵零售业务般的规模效应。而亚朵通过“场景+零售”模式,将酒店体验延伸至家居消费,构建了高口碑的品牌生态。
例如,西安大雁塔亚朵酒店通过“盛唐文化IP”改造,RevPAR提升至680元;新加坡乌节路亚朵酒店第二季度开业,采用“新中式美学+智能客控”模式,入住率达85%。通过海外仓向东南亚出口枕头、床垫等产品,Q2跨境GMV达1200万元,毛利率较国内高8个百分点。这种多元化收入结构不仅对冲了住宿业务的RevPAR下滑,还为亚朵估值逻辑从传统酒店企业向消费科技平台转变提供了支撑,为资本市场普遍看好。
中高端市场也成红海
无论是华住集团还是亚朵集团,RevPAR的下降意味着行业将走向更深的红海。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相比较2019年底的33.8家酒店,2024年底我国酒店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酒店客房数量也从不到1762万间攀升至1764万间,几年内增加了1万多家酒店,2万多间客房。酒店供给大幅增加,必将带来更为残酷的竞争与厮杀。
中高端市场也早已从蓝海转向红海,各酒店集团为吸引加盟亦各出奇招。华住通过收购城际酒店等国际品牌和推出桔子水晶、漫心等本土化中高端产品,并以强悍的供应链低成本高性价地抢占市场份额。华住首席运营官沈怡均向记者表示,“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好而不贵’。华住聚焦核心需求,通过规模化降低造价至11万元/间,确保投资回报。”
而亚朵集团除了零售业务的突围,其“疗愈酒店”主题房融合冥想课程和助眠香薰,入住率较普通房型高15%,溢价达20%。不过,亚朵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精品化”与“规模化”。
其4.0版本酒店虽然在高端市场表现亮眼,但高投资成本可能让加盟商望而却步。另外亚朵的零售业务虽为其业绩注入强劲动力,但过度依赖零售可能使其偏离酒店行业的核心业务。
此外,其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挑战在此前杭州“医院枕套”事件中已经充分暴露,王海军表示会将会对在营门店的经营、体验不同维度进行动态评估,主动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酒店。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已经关店34家,预计全年关店70-80家。“这个行业最终要从规模转向质量的竞争”,王海军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子弹财经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