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趋势与预测分析 技术风暴席卷下的万亿江湖与合规暗战【组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8-25 12:00:55

(原标题: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趋势与预测分析 技术风暴席卷下的万亿江湖与合规暗战【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科大讯飞(002230)、第四范式(06682)、拓尔思(300229)、用友网络(600588)、云从科技(688327)、出门问问(02438)、迈富时(02556)等


本文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将呈现“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格局,市场规模预计以72.7%的年复合增长率爆发式增长,并在技术架构、产品形态、行业应用和政策治理四个维度形成差异化竞争路径。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发展趋势分析


从“模型垄断”到“普惠化Agent”的进化之路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基础模型突破-架构创新-效率优化”的多层次演进路径,各层次间相互驱动、协同发展,共同塑造行业技术生态。在基础模型突破层面,大模型能力的跃升与开源化趋势成为核心驱动力, 推动AI技术从少数企业垄断向行业普惠化发展。 多模态融合技术进一步扩展模型边界推动AI代理从单一文本交互向多感官感知进化。基础模型的认知能力升维还体现在从被动工具向主动Agent的转型,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在架构创新层面,混合架构与协作机制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MoA(Mixture-of-Agents)混合架构已成为行业标准,整合通用模型、垂直场景专业模型、工具链平台及数据飞轮四大组件,其中场景化专业模型通过蒸馏、微调从基座模型获得专业能力,规模控制在百亿参数以内,特定任务准确率比通用模型高15%,推理成本仅为1/3。MoE(混合专家)架构通过稀疏激活技术降低60%算力消耗,分布式专家网络与区块链节点拓扑高度契合。多智能体协作机制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在Manus采用的MCP蜂群式架构中,主Agent统筹全局,子Agent专精代码生成、数据爬取等任务。



通用型“全能战士”与垂直型“领域专家”的博弈


从产品趋势上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代理产品正形成“通用型+垂直型”协同发展的产品矩阵,两类产品基于不同技术路径与商业化逻辑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通用型产品以场景覆盖广度为核心竞争力,具备独立思考、规划及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可直接向用户交付完整成果,其商业化路径聚焦于构建工具增强型智能、端到端交付体验及生态化技术布局。此外,编程类Agent如Cursor、Windsurf也展现出向通用型进化的趋势,通过嵌入编程环境或面向非技术用户完成网络搜索、测试等跨场景任务。而垂直型产品则以场景深度挖掘为导向,聚焦特定领域的高效场景化能力。



产品矩阵的形成与用户需求分化直接相关。B端市场强调定制化能力,企业级AI Agent平台大多支持低代码/零代码开发,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私有化定制和深度集成服务。商业模式上,B端正从“软件订阅”转向“按需服务”。C端市场则侧重标准化体验,产品以提升用户效率或满足情感需求为核心,硬件成本下探则是进一步推动C端产品在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等场景的渗透的动力。


金融、医疗、政务的“AI改造计划”


人工智能代理的应用趋势则呈现多行业渗透与价值深化的特征,可通过“行业成熟度-价值释放”矩阵进行系统性分析。在金融领域,应用成熟度与价值释放水平均处于较高层级,已深度渗透风控、投研、信贷审批等核心环节。



在“狂飙”与“刹车”间寻找合规支点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的政策与治理呈现“发展与安全平衡”的核心逻辑,即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制度建设防范潜在风险。我国已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法律治理体系,涵盖法律法规、伦理规范与安全框架三大层面,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等制度文件,为AI Agent发展奠定了合规基础。这一体系的构建逻辑体现为“技术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协同框架:技术治理聚焦伦理嵌入与系统可控,解决“如何管”的问题;国家治理通过法律规制与战略引导明确“谁管什么”。


当前治理体系仍面临四大核心挑战:一是传统治理模式适应性不足,法律滞后性与AI Agent的自主性、动态性脱节,例如高度自主的决策过程难以追溯责任主体;二是责任认定困境,多主体参与的开发与应用环节导致责任边界模糊,尤其在人机协作场景中权责划分尚不清晰;三是数据治理难题,训练数据获取的合法性边界模糊,可能引发隐私泄露与算法歧视风险;四是企业出海面临制度“水土不服”,欧盟等地区的严格监管与地缘政治因素加剧了合规挑战。



在此背景下,合规科技将成为人工智能代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提出“技术治理”理念,要求通过伦理嵌入与系统可控实现安全开发,这一目标需依托合规科技工具落地,例如模型可解释性工具、自动化合规审计系统等,以满足动态监管要求。同时,面对跨国监管差异,合规科技可帮助企业快速适配不同司法辖区的合规要求,降低出海“制度成本”。此外,针对责任认定与数据治理困境,合规科技能通过区块链溯源、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明确多主体责任边界并保障训练数据合法性,从而在“发展与安全平衡”的政策逻辑中占据主动地位。


算力成本暴跌背后的市场爆发逻辑


从市场基数来看,2023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为554亿元。基于历史增速推算,2023-2028年市场规模将以7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2028年预计达到8520亿元。2028年后,随着技术成熟与应用场景深化,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至2030年突破2.1万亿元。


关键增长驱动因素方面,算力成本的持续下降是核心引擎之一。据行业预测,到2028年AI算力成本将降至2024年的1/10,年均降幅显著,这为AI Agent的大规模部署提供了成本基础。同时,政策层面对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持进一步加速了技术落地与市场渗透,推动行业整体增速提升。



注:2025-2028年数据根据年均复合增长率72.7%推算;2029-2030年数据基于基础情景目标测算


复合增长率测算显示,2023-2030年市场整体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5.3%,其中2023-2028年为72.7%,2028-2030年为58.5%,增速阶段性放缓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但整体仍保持高速扩张态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全景梳理与招商策略建议深度研究报告》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