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红牛“学徒”赶超红牛:东鹏饮料何以半年吸金超百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19 12:36:32

(原标题:红牛“学徒”赶超红牛:东鹏饮料何以半年吸金超百亿)

南方财经记者杨期鑫 实习生钟宸

曾被称为“红牛学徒”东鹏特饮,已经成为能与红牛掰手腕的饮料巨头。

近日,东鹏饮料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均创历史新高。有行业观点认为,这家市值约1500亿的饮料巨头,凭着被誉为“提神搭子”的功能饮料,有望在今年实现超200亿元营收。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 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

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曾直言,“东鹏的基因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永远要比对手快半步。”

这种快半步,从林木勤拍下陷入困境的东鹏饮料工厂便已见端倪。

东鹏饮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其曾为国有企业,只是一家豆奶饮料厂(名为深圳市豆奶饮料厂),也曾为红牛代工。1997年,林木勤被挖到了这家豆奶厂任副总,在林木勤的推动下,模仿红牛推出了其后来的主打产品东鹏特饮,然而收效甚微。

契机发生在2003年。在东鹏饮料官网的企业大事记中,2003年虽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句话“公司完成国有企业向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但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改制”,使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时任东鹏饮料集团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选择与厂里同事集资,共同买下了东鹏特饮的品牌和生产设备,并成立了深圳市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

作为曾经的技术主管,林木勤对功能饮料这一品类的市场痛点和生产可谓了如指掌。在接手东鹏饮料后,他敏锐察觉到下沉市场存在的巨大空白。蓝领群体如卡车司机、长途客车司机、厂区工人、快递员等,时常需要熬夜,具有抗疲劳、提神功效的东鹏特饮正好派上用场。

当时,功能饮料的市场属于红牛“一手遮天”,对于东鹏这样的新入局者,要想在巨头的地盘分一杯羹,林木勤意识到,低价就是最直接的武器。

时至今日,东鹏特饮的价格还是比红牛便宜。

8月18日,南方财经记者在广州越秀区的喜士多、全家两家便利店观察发现,东鹏特饮的价格明显低于红牛。其中,喜士多便利店中名为“东鹏特饮牛磺酸B”的罐装250ml饮料售价为5元,而相同规格的红牛罐装饮料售价为7.5元。而在全家便利店,500ml东鹏特饮维生素饮料的售价为6.5元,而400ml的红牛能量饮料售价为8元。

一位外卖员告诉南方财经记者,相比红牛他更喜欢喝东鹏,因为口感更好。喜士多店员也告诉记者,东鹏特饮最近卖得很好。

天风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东鹏特饮500ml规格的每100ml单价几乎为业界最低,不到红牛的1/2。这种“便宜大碗”,获得了下沉市场的青睐,也验证了这片市场的巨大潜力。东鹏饮料2024年财报显示,以东鹏特饮为主的能量饮料销售量超300万吨,全国人均年消费量约为2.1千克。

“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让东鹏特饮刷出了一波存在感,也坚定了林木勤拓展渠道、全国扩张的信心。

截至2025年半年报期末,在销售端,东鹏饮料已经拥有超过3000家成熟经销商,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地级城市覆盖率近100%,以及约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门店;生产端,东鹏饮料在全国布局建立13大生产基地,其中9大基地已建成投产 。

2021年,东鹏饮料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在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现年61岁的汕尾富豪林木勤和其家族以777.7亿元的持股市值,位列深圳榜单前十,在整体榜单中的名次相比之前提升了23名。

全家便利店货架

今年7月,福布斯2025泰国富豪榜公布,红牛集团许书恩及其家族连续第二年蝉联泰国首富,财富高达4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96亿元),同比上升23.6%。按净值计算,是榜单中财富值增长最多的,过去一年共增加85亿美元。

虽然天丝红牛和华彬红牛在中国打得昏天黑地,品牌价值持续损耗,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57.2%降至2022年的33.4%。但是,作为最畅销的功能性饮料,去年红牛销量依然坚挺,接近130亿罐,净销售额同比增长6.4%至112亿欧元。

同样在国内,东鹏也赚的盆满钵满。过去三年里,东鹏饮料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5%,远超其他头部品牌。2024年,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58.22亿元,毛利率高达44.82%,其中能量饮料毛利率高达48.25%。

功能饮料为何如此吸金?

华福证券大消费首席分析师刘畅告诉记者,功能饮料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一般认为有提神醒脑抗疲劳的功效,在运动、加班、熬夜等等场景都能适用,因此拥有议价能力,同时成本并不比其他类型的饮料高,因此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当前,功能饮料已经成长为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估计为 1497.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485.1 亿美元,2025 年至 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8.9%。

另有观点认为,频次稳定是饮料类产品的天然优势,并且功能饮料符合如今Z世代对于高效生活和工作的追求。此外,功能饮料兼具功能性,催生的大单品生命周期具有极强粘性,同时也能不断积累用户忠诚度,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功能饮料仍能为资本与企业“醒”出一片蓝海。

而且,高准入门槛与集中竞争的格局也使头部品牌能够“赢家通吃”。申请“蓝帽子”保健食品合规标签需要解决实验、申报周期长与门槛高等一系列难题,成为普通小型品牌难以跨入的门槛。

刘畅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功能饮料行业集中度较高,CR3 已达 70% 以上(CR3即行业前三名公司市场份额的总和),且消费者黏性高, “一旦品牌知名度起来之后,这个行业是‘易守难攻’的”。

话虽如此,但做生意讲究的是未雨绸缪,所以东鹏饮料确实也没“闲着”,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推出包括电解质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等六大品类产品线。第二增长曲线——“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表现可圈可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213.7%,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6.05%跃升至13.91%。另外,该公司其他饮料收入达8.8亿元,增长66.2%,收入占比提升至8.2%。

目前,东鹏饮料正加速推进全国战略。半年报显示,除广东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保持着高达两位数的高增长,在华北区域,其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73.03%。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区域的收入占比已降至23.72%。目前,东鹏饮料累计触达的不重复消费者超2.5亿人,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投放冰柜数量超过30万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南方财经记者,随着东鹏饮料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博弈能力的红利也进一步释放,上游话语权、议价能力更强,这也是很多头部企业都享受到的“成本红利”。

从 “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到如今随处可见明星于适“补水啦”的推广,广告打得响,可想而知,公司营销费用肯定是重金砸入。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达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其中,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为61.20%,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为34.30%。

而同期东鹏饮料研发费用为3292.69万元,只是销售费用的1.96%。相比之下,少之可怜。这或许会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疑虑。

从数据来看,东鹏饮料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95亿元,同比增长30.75%,为11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这种增速放缓自然会影响市场对其成长性的担忧。华源证券、西南证券都预测未来三年东鹏饮料的同比增长率将逐渐降低,到2027年不足20%。

此外,上半年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40亿元,同比下滑23.24%。在“现金为王”的商业逻辑下,持续正向的现金流被视作是财务状况更为健康的表现。东鹏饮料对此解释称,2024年期末预收货款较多,同时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加。

业绩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东鹏饮料开盘后股价迅速跳水,跌幅逼近5%,当天收跌3.24%。

刘畅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下跌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东鹏饮料并没有拿出超预期的东西,股价难以在高点扛住。虽然其增长或许比其他白马股好,但与自身比较,“东鹏饮料的预期已经没那么高了”。

但纠结的原因并非只有业绩,也可能是叠加因素正逐渐侵蚀投资者信心。首当其冲是大股东频频减持。东鹏旗下鲲鹏投资主导人及多位董监高在所持股份解禁后就一道公告了减持计划。据统计,其曾经的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通过频繁减持,已经“提现”约42亿元。

刘畅也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增长总会遇到天花板,一旦乏力后,大部分品牌都需要去考虑开拓第二曲线,“能不能做成一开始谁也不知道,但都得去做”。

目前,“补水啦”及其他系列,尽管增速亮眼,但毛利率并不高。刘畅指出,“补水啦”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已经铺设好的渠道,毛利率低也正常,因为需要与同赛道的品牌竞争,“与20年前怎么去拿东鹏特饮跟红牛卷价格是一个思路”。刘畅表示,如果产能规模提升后,毛利率会进一步提高,目前还处于一个爬坡的过程。

西南证券东鹏饮料中报点评研报则指出,东鹏饮料具有全国化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众多的“不确定”,使东鹏饮料能否继续“狂飙”,成了一个问号。

不过,东鹏饮料分红倒是挺慷慨。按照该公司推出的中期分配预案,每10股派25元,共分红13亿元。其中,实控人林木勤持股比例为49.74%,依此计算,这位汕尾富豪将会落袋约6.5亿元。

截至8月19日午间收盘,东鹏饮料报收297.88元/股,涨幅4.54%,市值154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