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教育消费者成熟”,“傲慢”董事长坑了百果园?

来源: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8-11 22:17:33

(原标题:“教育消费者成熟”,“傲慢”董事长坑了百果园?)

雷达财经出品 文|姚柏臣 编|孟帅

因董事长余惠勇“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低价需求”的言论,百果园近日引发舆论哗然。

8月10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系“断章取义”。然而,前述回应并未彻底打消外界的质疑。8月11日,百果园集团的股价盘中一度跌近7%。

此番身陷舆论漩涡的背后,百果园近来的业绩表现承压。2024年,公司不仅营收下滑9.81%,还面临3.86亿元的上市首亏。此外,公司去年还身处门店净关闭966家、付费会员锐减27.1%的困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百果园并非唯一一个卷入类似争议的品牌。在此之前,巴奴火锅、钟薛高的创始人都曾因类似言论引发舆论关注,这些事件均暴露出品牌“傲慢”的问题。有声音认为,品牌应理解消费者需求,而非试图“教育”消费者。

董事长“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回应:断章取义

8月9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回应消费者对水果价格的质疑。余惠勇直言,百果园多年来坚持“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

他强调“真正的好水果供不应求”,并将商业行为分为两类: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其声称百果园始终选择后者,“不会为了价格妥协品质”。

余惠勇前述言论一出,迅速引发舆论哗然,“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话题随即冲上微博热搜榜首,大量消费者质疑其“傲慢”“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赚消费者钱却想教导消费者如何消费”不合逻辑。

事实上,在此次余惠勇言论引发争议之前,就曾有不少网友吐槽百果园:“太贵了,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随便买买,一百块钱就没了”。

针对此次余惠勇引发热议的言论,8月10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被百果园认为是“断章取义”的言论,出自视频中余惠勇说的以下这段话,原文是:“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雷达财经从公司官网获悉,百果园全称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

此次事件发酵后,百果园集团的股价在8月11日开盘后大跌,盘中跌幅一度逼近7%。截至当天收盘,百果园集团报1.74港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0.57%。

与此前6.876港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相比,百果园集团的最新股价已跌超70%。巅峰时期,百果园集团的市值一度超过百亿港元,但其最新市值仅26.78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余惠勇为百果园的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其最终受益股份比例达24.3%。据此计算,余惠勇所持百果园股份对应的最新市值约6.51亿港元。

上市次年由盈转亏,去年净关闭近千家门店

据百果园官网信息,身为百果园创始人的余惠勇生于1968年,系江西人,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业蔬菜专业。

目前,余惠勇除了担任百果园董事长外,还拥有三个零蔬菜公司董事长、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优质果品产业联合会发起人、优果联董事长等多重身份。

据悉,余惠勇深耕生鲜行业近30年。2001年,余惠勇正式创办百果园。次年,他在深圳开出首家门店。此后,在他的带领下,百果园逐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

然而,身为行业龙头玩家的百果园,却在2024年遭遇了严峻的业绩挑战。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滑9.81%;同期,公司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3.86亿元,同比下滑206.72%,是其自2023年港股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百果园业绩承压的背后,是其付费会员流失与门店规模收缩的双重困境。年报显示,百果园去年的付费会员数达85万,与上年相比骤降27.1%,消费者对其付费意愿的减弱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百果园的门店数也大幅减少。截至2024年末,百果园共有门店5127家,相比2023年末的6093家净减少966家,日均净关闭门店近3家。

更让百果园雪上加霜的是,其不时还会收到消费者向其发起的投诉。截至发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百果园的投诉逼近2300条,内容涵盖“坏果赔偿难”“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等涉及质量或服务的问题。

而此次余惠勇“教育消费者”的争议言论,更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消费者长期存在的不满情绪,不少消费者质疑其“说教姿态”脱离市场现实。

事实上,百果园此次卷入的争议并非个例。此前,钟薛高就曾因产品定价脱离大众市场被外界调侃为“雪糕刺客”,而创始人林盛“爱买不买”的言论更是为品牌惹来不小的非议。

如今,钟薛高的境况不容乐观。天眼查显示,今年7月,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身为“餐饮老兵”的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也曾因年初直播时“月薪5000别吃巴奴,吃麻辣烫”的言论引发热议。

尽管他后续回应称,自己的原意是“建议年轻人延迟高消费投资自我成长”,但舆论对其品牌“傲慢”的质疑难消。

而在此之前,巴奴还曾因“天价土豆”事件以及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被指售“假羊肉”屡陷风波。

有营销从业者认为,前述这些创始人引发舆论争议的发言,看似在坚持品牌理念,实则暴露了对消费者感受的漠视,把用户反馈解读为认知不足,本质上是一种“傲慢”,将品牌与消费者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

“百果园的此次争议,无疑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而是理解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在品质与体验、价值与价格之间找到平衡”,前述人士补充道。

此次身处争议漩涡中心的百果园,未来能否走出业绩与舆论的双重低谷?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社区牛人计划# $百果园集团(HK|02411)$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8-11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8-11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8-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