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下半年新动能加快培育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8-07 07:21:00

(原标题:下半年新动能加快培育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网财经8月7日讯(记者 李春晖)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是把“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实体经济增量”的重要指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规模化和全球化的新兴支柱产业是当前阶段的重要工作。”他表示,面向“十五五”,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有望继续获得资本、人才、政策的支持。

民生银行研报指出,会议再次明确了科技创新是当前产业政策的核心主轴,预计发展路径将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并贯穿于“十五五”规划之中。同时,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来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体系,避免引发新一轮“内卷式”竞争。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需要对领军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建议,建设高能级成果转化与中试平台,推广“先使用后付费”等多元化转化模式;提供场景应用、上下游数据互联等相关服务;建立容错机制,为融合创新留足空间;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成果转化保险等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硬科技企业上市标准,吸引、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未来有望围绕上市发行和信息披露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融资,满足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需求。将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并购重组,顺畅融退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很多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奔跑,展现出强大创造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添砖加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在8月1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拓展应用场景,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还将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高价值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