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向善财经
2025-07-23 13:34:02
(原标题:王文礼家族再闯IPO,八马茶业等待圆梦时刻)
$安踏体育(HK|02020)$$澜沧古茶(HK|06911)$
文:向善财经
最近,八马茶业迎来了一则利好。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并允许106名股东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条”,距离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想要真正走出这一步,八马茶业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很多。
毕竟,在冲击A股时,2023年中国证监会对八马茶业发出的“夺命”46问,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现在作为“前辈”的澜沧古茶还给港股资本市场起了个坏头,上市一年业绩就出现了“大变脸”,一举亏掉过去三年多的利润。而且今年还延迟刊发了2024年全年业绩,以至于公司股票直接暂停买卖3个月……
这一通操作不仅“吓跑”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还有点把整个传统茶行业路走窄了的意思。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想要跟着敲开港交所的大门,就得拿出更扎实、更亮眼的成绩表现。
但遗憾的是,从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对此准备的似乎并不十分充分,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从家族式管理到加盟商“熟人化”背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的资本信任担忧何解?
二是当加盟门店开始承压,八马茶业如何救人救己?
八马茶业,会出现“宗馥莉式”隐忧吗?
从过往的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是一家很典型的“家族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控股股东均为家庭成员。
其中,王文彬、王文礼及王文超互为兄弟,陈雅静为王文彬的配偶,吴小宁为王文礼的配偶,王小萍为王氏三兄弟的姊妹。
在此背景下,八马茶业董事会的五名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自然也均由家族成员担任。五名执行董事为王文礼、王文超、吴清标、王焜恒、王文龙,非执行董事为王文彬。
里边的生面孔,吴清标是王氏三兄弟的表兄弟,王焜恒为王文彬的儿子,王文龙是王氏三兄弟的堂弟。
同时在管理层方面,吴清标是公司总经理,王文超是副总经理,王焜恒任联席总经理,王文龙是董事会秘书兼联席公司秘书……
客观来讲,家族化企业管理的本身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就像安踏、周大福们,在浓厚的家族管理色彩下,反而激发出了更强的凝聚力和增长动力,一路推着安踏成为了全球第三家年营收破千亿元的体育用品集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采用的是“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运营”的混合管理模式。
比如安踏执行董事、亚玛芬体育首席执行官的郑捷,便是由丁世忠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副总裁的位置上挖来的;又比如安踏的第二个联席首席执行官职位,则是由加入安踏近20年的创业伙伴吴永华担任的,关键核心职位并不完全是由创始人家族所占据。
但在这方面,以王文礼为核心的王氏家族,对八马茶业的重要职位占比较高。
那么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一方面这就不太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机制和秩序,比如在晋升机制上,家族化的人事安排可能会影响优秀员工的晋升通道,也就很难充分挖掘出企业增长的活力。
另一方面在企业决策上,如果家族成员过多进入高级管理层,可能还会出现在重大战略决策上因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不一致而犹豫不决的潜在经营风险,特别涉及财产分配等问题时,这样的弊端会被进一步放大。
就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娃哈哈宗庆后事件,一同被放到大众舆论下的,还有宗馥莉在接班后对娃哈哈“商标”等核心资源的辗转腾挪、对自家班底“宏胜”系的转移加码,以及其叔叔宗泽后“六亲不认”的不满表态等。基本上也就把家族式管理企业的弊端,给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当年证监会的46问中,首先就要求八马茶业补充说明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近亲属全资或控股的企业,是否存在与公司利益冲突的情形?
以及详细说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关联方的基本情况、是否存在对发行人或关联方的利益输送,是否存在替发行人承担成本的情形等等。
毕竟,八马茶业和王文礼家族不只是在关键位置,放了部分“自家人”,甚至就像现在娃哈哈之于宏胜那样,在八马茶业的加盟商关系里,也出现了明显的“熟人化”特征。
比如在关联交易方面,现在八马茶业由控股股东家族或董事家族、管理层人员家族的近亲成员控制的实体,多达9家。
其中,销售茶叶及其他产品的关联方就有8家,包括广西九云茶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泰茶业有限公司等。以2023年的销售收入来看,上述关联方合计贡献了0.356亿元。
此外据招股书显示,截至到2024年9月底,八马茶业还有77家加盟商是前员工或由前员工控制的公司,这些前员工合计运营加盟店数量多达300家。同期,八马茶业向前员工加盟商销售的收入达0.844亿元,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5.1%。
2022年和2023年,该销售收入为0.93亿元和1.05亿元。
同时,河南瑞之茗商贸有限公司(为八马茶业前五大客户之一的)的控股股东,也是八马茶业一名员工的配偶。
虽说将前员工发展成加盟商,本身没有任何,但是联系起八马茶业的家族化管理,在内外都是“自己人”的背景下,这让港交所如何能相信八马茶业的运营独立性?
这些问题,如果八马茶业不能解释清楚,那么对资本市场而言可能会是一个隐患,港交所自然也不太可能会顺利放行。
甚至说就算放进去了,部分投资者们或许也很难敢拿真金白银去押注,结果就可能是抱着“疑罪从有”的心态,对八马茶业敬而远之……
业绩亮眼,或可奋力一搏
事实上,八马茶业的家族化管理、关联交易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被诟病了,但遗憾的是,随着现在备案程序的通过,八马茶业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治理结构也已经有点晚了。
再加上“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的上市即变脸,对港股资本市场的信心打击,这些都可能会使港交所进一步加强对八马茶业的审查,从而推高整体上市的难度。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IPO除了要碰碰运气外,还需要拿出足够亮眼的筹码来证明自己。
毕竟,港交所不像深交所,“爹味”没那么浓,也没什么隐形限制,整体更偏爱现金流、品牌力企业。直白点说,只要你能本本分分地赚到钱,那就双手双脚都欢迎你来。
在这方面,八马茶业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
2022年至2023年,八马茶业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八马茶业实现营收16.47亿元,又同比增长了0.98%。
对应的毛利率为53.3%、52.3%及55.4%;净利润为1.66亿元、2.06亿元和2.08亿元。整体依然在增长,但就是增速似乎有点放缓了。
那么接下来,八马茶业到底是重演澜沧古茶的“上市及巅峰”,还是拥有触底反弹的潜能呢?
这个要看其能不能开拓更多的加盟商,开出更多的加盟门店了。
现在八马茶业的核心营收来源,就是向加盟商们销售产品。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这部分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8.1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0.2%、50.6%及49.7%。
对应的加盟商数量为1033名、1202名及1241名,加盟门店为2579家、3054家和3224家。
可以明显看到,现在八马茶业的加盟商和加盟门店的净增长速度,都出现了大幅减缓的情况。
八马茶业一直主打的是高端茶叶市场、核心目标群体是高净值商务人士、政企大客户们。但偏偏从招股书来看,其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其他城市的线下门店数量分别为381家、728家、1015家、1377家,整体布局反而集中在了低线城市。
这可能跟低线城市的门店租金较低有关,也可能跟部分加盟商们小富则安的心理有关。因为如果粗略计算,过去三年间,八马茶业加盟商们的平均采购额,最高似乎也才89.3万元,加盟门店平均采购额最高是35.36万元,甚至还不如一线城市部分奶茶店的月销售额高。
但即便如此,由于市场错位,在低线城市卖高端茶叶,本身还是一场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高净值客户群体有限、消费能力不稳定,再加上近两年的宏观经济影响,这也使得上述数据,一下子就在去年前三季度末变成了65.9万元和25.37万元,下滑幅度明显。
此外,可能还有来自线上渠道的影响。澜沧古茶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消费疲软导致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困难,线上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的经营造成较大冲击……
在这方面,八马茶业的线上销售渠道表现,非常亮眼。
2022年和2023年,实现营收4.94亿元和6.23亿元,总占比也从27.2%增长至了29.3%。2024年前三季度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4.49%。
相比于线下直接把产品销售给加盟商们的稳定,八马茶业线上渠道的增长,还离不开持续的引流投放。这也可能是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路增长至了6.81亿元的直接原因……
最后的结果就是,现在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加盟商们,一边要面对消费环境疲软的下行压力,一边可能还要抵抗来自线上队友的“挤压”。
如此来看,现在似乎不算是八马茶业一个准备充分的上市时机,至少有太多难以回答的问题,都在等着王文礼家族做出合理的回应和解答。
那么既然如此,相比于急着上市,八马茶业何不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呢?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