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16:40:51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
盘面上,从板块来看,超级水电概念股出现明显分歧,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但多数个股炸板回落,全市场炸板率接近50%。美容护理概念股震荡走强,润本股份等涨停。下跌方面,军工股展开调整,长城军工等跌超5%。
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37%,创业板指跌0.01%。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4亿。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
今日,A股市场早间持续震荡走高,沪指成功站上3600点大关,但大盘午后冲高回落,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收跌,仅沪指微涨。
从热点方向看,大金融板块再度走强,券商、银行、保险均于盘中发力。
消息面上,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发文再谈稳定币。余伟文指出,《稳定币条例》通过以后,香港金管局立马落实条例的监管和反洗钱两份指引征求市场意见,目前正根据反馈意见适当调整指引的要求,争取在7月底公布。此外,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文件会阐述香港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照申请的安排。
超级水电概念股维持强势,不过中后排个股已开始分化回落,水泥建材等板块跌幅居前。
在经历连续两日的放量拉升后,该方向短线累积了不小的获利盘面,分析认识预计,后面几日的分歧可能会逐步释放。那些真正受益的核心标的仍有望继续享受高溢价,但那些在当地没有产能、或者与工程建设主体没有相关业务关系的个股或将遭遇调整。
此外钢铁、创新药等方向于盘中呈现出冲高回落态势,煤炭、光伏等“反内卷”方向出现回调。
分析指出,目前钢铁、煤炭、光伏等行业尚处于“反内卷”的第一阶段,即政策催化下的预期阶段,更多的是相关产业市场情绪与信心的提振。长期视角而言,还需扭转供需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盈利改善。后续走势则要看ROE的修复情况。
总体而言,在指数持续上行的过程中市场的分化依旧明显,不过,三大指数近日全线突破年内新高是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政策持续发力以及流动性相对宽松下,市场整体向好趋势依旧。机构建议,结构性行情当中,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密切关注市场情绪、成交量变化、重要会议政策以及外部因素的动态,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复杂多变。
四大利好齐发
虽然今日经历了冲高回落,但目前来看,更多的还是整数关口带来的技术面压力。回顾这段时间A股走势,市场正迎来一轮强劲的升温信号——上证指数持续领跑,让市场看到突破去年10月阶段性高点的可能性。
这背后,有四大利好集中显现。
一是成交额来到1.93万亿。市场信心的显著回暖不仅体现在指数的持续攀升上,更直观地反映在量能的急剧放大之中。昨日A股全市场成交额升至1.93万亿元人民币,较前一日大幅放量2015亿元,创下自3月7日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经过二季度的调整蓄势后,市场流动性正在重新回归高位。而且,此次放量更多的与基本面改善带来的增量资金入场相关,性质更为扎实。
二是被视为市场情绪“放大器”的杠杆资金信心快速回升。截至7月21日,A股融资余额突破1.90万亿元,为4月初以来首次重返该关键点位。7月21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776.88亿元,创下3月中旬以来新高,且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的比例时隔四个月再次突破10%这一关键阈值,达到10.29%,历史经验显示此信号常预示阶段性行情的启动。
三是反映增量资金入场积极性的成交股数达到1518亿股。市值换手率攀升至4.45%,均释放出市场活跃度实质性提升的明确信号。从历史规律看,当市值换手率稳定在4%以上时,往往对应着市场的阶段性活跃期,赚钱效应也会随之提升。
四是南向资金持续活跃。7月22日买卖总额高达1628.32亿港元,实现净买入27.17亿港元,这是本月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总额突破1600亿港元大关。这一变化轨迹与A股市场的运行节奏高度吻合,反映出内地资金在跨市场配置时的联动性。
A股慢牛确立
7月以来,A股走势越发稳健,也令机构对下半年行情更有信心。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强调,A股下半年将进入 “确定性慢牛”,核心逻辑源于低利率环境下的社会财富再配置、政策引导及重大事件推动,指数创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从慢牛背后的支撑力看,主要有两点:
一是低利率常态下,160万亿居民储蓄存在再配置需求,大钱将优先流向价值型资产,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二是资本市场定位转变,从“经济晴雨表”升级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引擎”,政策导向偏向“稳步抬升的底部行情”。
至于后市关键时间节点,张忆东认为8月中美贸易协定落地、9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酝酿,这些时间均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具体配置上,兴业证券建议关注两类结构性机会:
价值股搭台:重点关注三类资产。①金融(银行、非银、券商)、上游原材料、运营商等红利资产,部分食品饮料龙头股息率已接近3.6%-4%;②反内卷政策下,中游、上游成熟行业(如化工、光伏)龙头公司;③出海链,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海外生产、管理输出实现全球化收益,而非单纯出口。
成长股唱戏:科技与新消费是两大主线。①科技领域聚焦软硬件、精密制造(机器人)、创新药;②新消费侧重文化、精神及服务类消费,二季度表现强劲,三季度或分化,优质龙头持续受益,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证券时报网
2025-07-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