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周末杂谈:牛市基础、Ai、交易

来源:雪球

2025-07-20 14:05:44

(原标题:周末杂谈:牛市基础、Ai、交易)

长期资金入市当然是牛市的必备条件,但这只是结果和表象。核心还是市场有没有足够优质的具有成长性的资产。这里注意是成长而不是便宜的资产。

宇树最近要上市了,还有借壳上纬新材的智元机器人,再加上笔者了解到的不少大模型(比如智谱)也在谋求上市。市场对此似乎有争议,认为人形机器人或大模型并没有大规模商业化为什么要着急上市,是不是着急套现。而我认为,让以宇树为代表的大量新兴产业尽早上市,恰是长期牛市的核心基础。可以让更多散户分享到新兴赛道龙头成长的果实。

过去我们会里出于“保护普通投资人”的由头,在IPO审核的时候非常看重收入利润殊不知非常多的细分行业当“收入利润满足会里标准的时候”,其实也差不多到了该行业的天花板了,真正上市了股东们最佳策略就是减持和套现。举个例子,其实创新器械在美股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心血管更是器械里面黄金赛道,而我记得我在20年左右扫整个创新器械赛道标的的时候,以心脉、佰仁、微电生理为代表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上市之初市值便以透支了所有的成长空间(因为医疗器械就是这样,细分赛道规模不大,企业利润好看的时候差不多也到天花板了)。这就是典型的一级赚钱二级接盘的例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宁德时代,如果我们假想宁德也因为各种原因,利润到了数百亿的时候才ipo(类比工业富联和温氏),那恐怕就没有前几年新能源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此外还有一种“伪成长”就是上市是为了扩产内卷,21年整个锂电材料快在一级市场成堰塞湖了,这次反内卷须在根上引导资金导向,不然二级散户又是接盘侠。所以当我们诟病甚至出台各种政策去限制大小股东减持的时候,其实根源还是企业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IPO的时候早已使光了浑身解数。而真正有成长力的资产要么还在煎熬排队,要么流失到纳斯达克去上市。

宇树的话题说完了,再说一下周末比较热闹的Ai。

OpenAi拿了IMO数学竞赛的金牌,非常了不起,这是Ai接近AGI/ASI又一个标志性事件。我认为Ai的价值是能做到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Agent帮人订机票或者刷简历这种事情。前几天黄仁勋和王坚的讨论也提到了,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比如汽车飞机是腿、电话手机是嘴巴耳朵,而Ai正是大脑的延伸。比如coding这件事肯定是有门槛的,而vibe coding就能实现平权,当普通人可以拿着Ai可以去参加IMO、或coding、或生成视频、或深度研究,这才是Ai释放生产力的标志。而不是ai帮你订酒店点外卖这种(非常遗憾T就是这么理解agent的,我一直不喜欢T的Ai战略,当然很多人说我不配评论大厂),因为刷简历订酒店这种需求Ai其实很难比人类做得好(本质还是大部分人表述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而这种Agent也谈不上释放生产力。

最后回归到交易层面,我其实不太喜欢追和卷订单数据,因为在电新时代订单/业绩很好而股价暴跌的例子已经历历在目了。所以更重要的是眼光抬高一层,看清楚底层的逻辑和趋势。对于我而言,只要Ai和机器人的长期叙事逻辑不出问题,就没有到换赛道的时候,所以这一次IMO金牌其实对于我个人的信心要大于XX又获取了XX的订单,投资需要的是模糊的正确而不得精准的错误

还有不少人喜欢说“自己早就看对某某”而沾沾自喜,仿佛有一种先知和认知大大超前的感觉。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在股市久了,都会有不少是“早就看对而市场错误”的时候。我觉得交易就像物种进化一样,关键是应对:对的时候能不能拿得住和加仓,看错了能不能防守和果断减仓。我们来市场是来赚钱的而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先知其他人有多sb,更不是来吵架的。在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看对选对都不难,但这只是冰面上10%的工作,真正想赚到大钱还是冰面下90%的内容,就是你如何应对和判断市场。

fund

雪球

2025-07-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