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期货
2025-07-17 14:27:21
(原标题:“反内卷”持续:风起云涌政策间 硅价潮起浪花连)
本轮“反内卷”情绪持续发酵,多晶硅价格弹性更强,核心在于行业集中度高、供给刚性强、政策起源明确,行业具备联合挺价基础。工业硅弹性偏弱,主要是行业分散、供应弹性更大,且需求端受多晶硅供改预期反向压制。
在过去,硅价涨跌,政策始终是核心变量。2016–2019年环保督察与产业供给端结构调整对工业硅产生了较大影响;多晶硅行业尚未有过系统性且明确性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以往亏损多因外部扰动与技术劣势。2024–2025年行业普遍亏损,源于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价格下行快于成本降幅成为利润压制核心。
当前硅产业链正处于以“成本线”为锚的限价博弈阶段。硅料企业在亏损压力下主动上调报价,意在修复价格。但下游需求恢复仍显乏力,实际成交有限,市场仍处于价格博弈与预期博弈并存的阶段,价格上涨更多反映企业态度的趋同与对政策信号的积极响应,而非供需基本面的改善。
当前交易主线分为“预期强化”与“政策兑现”两阶段,前期情绪主导,后期考验执行。短期硅料反弹仍靠预期驱动,基本面改善待验证。若光伏产品价格全面上行,产业链有望整体抬升;反之,若成交疲弱,情绪回落或引发阶段性调整。当前政策仍在酝酿和推进,落地节奏存在不确定性,需警惕不及预期带来的回调风险。
策略上,对于工业硅和多晶硅来说,单边博弈风险依然较大,上游企业可逢高开展套期保值操作,机构可继续利用宽跨式期权策略参与波动博弈。跨品种方面,在多晶硅利润修复的背景下,可考虑择机布局“多多晶硅、空工业硅”的配置思路。
与2015年供改不同,本轮“反内卷”更偏向温和引导出清,因光伏企业以民营为主、市场化程度高,刚性措施推行难度大。本轮“反内卷”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执行预期强于去年10月的光伏供给侧改革炒作。
政策路径或聚焦于:1)加快产能整合,收储落后产能;2)限价与成本管控;3)严控新增产能;4)提高能耗与质量标准,推动智能化转型;5)依托“领跑者”机制促技术进步;6)强化宏观管理,推动多方协同治理。
整治光伏“内卷式”竞争政策建议:1)供需两侧协同,推动内需与供改联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2)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3)推进过程中,需兼顾改革与民生双重目标。
风险因素:供应端超预期减产;供应端政策变动。
财政部网站
2025-07-17
证券之星期货
2025-07-17
证券之星期货
2025-07-17
证券之星期货
2025-07-17
证券之星期货
2025-07-17
证券之星期货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