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2025-07-17 12:06:00
(原标题:江门农商行获批合并两家村行“化险”为主要考量,此前已多次增持)
【来源:机构之家】
7月16日,广东金融监管局信息显示,该局已批复同意江门农商行吸收合并龙川融和村镇银行、饶平融和村镇银行,并承接2家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批复称,吸收合并筹备事项完成后,该行应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向监管部门申请或报告分支机构开业等相关事项。
图片系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江门农商行吸收合并两家村镇银行
过去持续增持做足准备,如今吸收合并水到渠成
作为村镇银行风险化解主流选择之一,过去多年银行行业已大刀阔斧开启“村改支”、“村改分”等举措,在推动银行总量减少的同时,也将风险吸纳至体量更具优势的母行之中。尽管风险并非消除,但此举已尽可能做到责任兜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市场预计全年减少数量将超过2024年。
对此,江门农商行也是做足了合并前的准备:过去数年中,该行通过不断与其他股东方达成交易以增持所投资村镇银行股权,从而提升控制力和话语权,以扫除后续合并中的相关障碍。
以龙川融和村镇银行股权变动来看:江门农商行官网公告显示该行已于今年2月获批且完成增持该行股权,并推动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5.3%。其中交易对象包括珠海市庆铃汽车销售公司、温礼文、河源市新领域商贸公司以及广东育茗实业集团,分别对应500万股、500万股、250万股和980万股。此外,作为在2014年由江门农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龙川融和村镇银行于2022年7年首次获江门农商行增持,在此后的2023年10月、2024年4月继续获增持,体现增持方希冀于简化股权结构、提升控制权的决心。
图片系江门农商行公告增持龙川融合村镇银行股权比例至85.3%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与此同时,江门农商行也于今年初实现了对饶平融和村镇银行的进一步控股:今年2月,该行获批受让饶平融和村镇银行4户股东共计2500万股股份,受让后持股比例为95%。这家同样由江门农商行于2014年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其股权在过去一年中被江门农商行密集收集,伴随着去年3月、5月和10月江门农商行分批受让5300万股、900万和800万股,彼时其持股比例已经高达70%,直至当前进一步提升。
图片系江门农商行公告增持饶平融合村镇银行股权比例至95%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江门农商行拟吸收合并的两家村镇银行,经营困境已有所体现。
从龙川融和村镇银行来看,其最近一期披露的是2022年经营业绩:当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88万元,同比下降2.8%;实现净亏损1753万元,是自成立以来首次亏损(其过去的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10万元、290万元和279万元)。此外,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4.49%,较上年大幅提升215BP,贷款风险暴露并带来资产减值损失高达2065万元,同比增加2033万元,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饶平融和村镇银行更是仅公开更新至2021年业绩,当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848万元,净利润706万元。此后便一直未公开业绩,直至此次被合并,或隐含着后续经营表现同样不容乐观。
江门农商行业绩“稳中有进”,有助于后续风险应对
除了持续增持旗下村镇银行股权,在控制权方面基本扫清合并前障碍之外,江门农商行在经营方面同样是做足了准备:过去几年中稳健提升的业绩,不仅能夯实自身实力,而且也有助于合并后的风险化解与应对。
根据该行年报披露,过去的三年中,其收入整体上升并创历史新高:2022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1.8亿、30.7亿和32.7亿,对应增速分别为11.3%、-3.4%和6.3%。与此同时,2024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3.4亿,同比增长0.7%,接近2019年高点,对应ROE水平8.4%,体现自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之后,该行盈利能力逐渐恢复。
图片系江门农商行2020年至2024年收入与利润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与此同时,江门农商行仍在稳健扩表之中。在由原新会农商行和原融和农商行合并成立的2018年,其资产规模即突破千亿,达1043亿,随后多年整体提升。截止2024年末,其资产规模已达1548亿,同比增长4.0%。与此同时,其贷款总额高达821亿,同比增长5.4%;存款规模达1113亿,同比增长3.3%。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农商行现有“弹药”充足,以支持其进一步扩表,以及后续合并等一系列资本操作:截止去年末,该行总体资本充足水平高达15.14%,高于农商行整体表现13.38%,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14.23%,更是大幅高于现有监管要求(7.50%)。此外,尽管该行在去年不良率有所回升至1.38%,但仍大幅好于农商行行业表现(2.80%),且风险抵御能力充足,拨备覆盖率高达251%,好于同期行业整体156%的水平。
图片系江门农商行三项指标与城商行行业对比情况(2024年末数据)
资料来源:wind,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中访网
2025-07-18
中访网
2025-07-18
中访网
2025-07-18
中访网
2025-07-18
中访网
2025-07-18
中访网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