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7-08 18:01:51
(原标题:“普洱茶第一股”亏了3亿 澜沧古茶延迟披露年报背后藏了什么【消费洞察】)
《投资者网》韩宜珈
两次延期披露年报数据后,7月,澜沧古茶终于公布了2024年的年报数据。
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澜沧古茶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下降31.48%;归母净利润亏损3.0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800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亿元,上年同期为2172.4万元;据报告,澜沧古茶基本每股收益为-2.4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13%。
今年3月底,澜沧古茶第一次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目前处于管理层人员和业务运营的调整期,需要更多时间复盘相关的经营及管理事项,故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根据上市规则第13.50条,公司股份自4月1日起暂停买卖,直至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为止。
到了4月,澜沧古茶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将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及继续暂停股票交易。在两次延迟后,6月30日晚间,澜沧古茶披露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并公告其股份即将恢复买卖。
从上市前营收稳定增长到上市后第一份年报增长放缓,“普洱茶第一股”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
线上线下“打架”
无论是国资背书的中茶股份,还是资本化之路近十年的八马茶业,国内茶企业上市已经在早期探索期之后进入了停滞期。而作为国内唯一成功走通上市道路的澜沧古茶,也被业内称为“普洱茶第一股”。
当初澜沧古茶上市,主要的优势便是渠道和普洱茶的品牌美誉度。上市前,澜沧古茶以专营店、专柜等线下实体渠道为主,上市前经销渠道贡献了近72%的收入,线下零售客户贡献了13%的收入,线上零售客户只贡献11.7%的收入。
销售渠道也曾是澜沧古茶的优势壁垒,在招股书中直言,“茶叶经销体系的建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公司经历长时间的培养和筛选,对新进市场参与者形成了较大的壁垒。”
然而在线上电商兴起的冲击下,澜沧古茶还是没能平衡住线上线下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打架”的情况。
一方面,经销渠道收入减少,年报显示,公司向经销商销售收入为约1.81亿元,同比下降52.3%。截至去年末,经销商门店492家,同比减少56家。
在这样的情形下,澜沧古茶收缩了线下门店。数据显示,2024年门店数量为507家,相比2023年的571家减少了11%。2024年经销商销售收入减少52.3%,直营客户销售收入减少了18.1%,这两类客户都通过线下门店实现销售。
另一方面,为应对线下门店经营的疲软,澜沧古茶加大线上投入。2024年,线上推广及服务费同比大增67.7%。但线上实现收入7910万元,同比仅增长了11.4%。投入和营收增长没能匹配。
而且,由于线上和线下产品的分类规划和价格管控,线上冲击了线下门店经营,导致线下渠道经营不善。在财报中,杜春峄也表示,经营管理层在部分战略决策上存在一定偏差,未能精准契合市场变化节奏,对公司业务拓展和效益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
澜沧古茶表示,去年市场整体低迷,公司通过促销方式鼓励门店提货而折价销售,或采取搭配赠送方式,以至于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受此影响,公司去年毛利率为5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对于报告期内出现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澜沧古茶也表示,一方面源于市场仍处于缓慢复苏过程,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通过线下实体经营门店完成,而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的经营造成较大冲击,且近年白牌产品凭借市场供应链资源和价格竞争迅速布局,占领了部分消费者的心智,进一步影响了品牌产品的经营和销售。
渠道失守最终导致了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从产品端来看,各大条线也增长乏力。
澜沧古茶旗下拥有“澜沧古茶”这一核心品牌,并相继开发出1966系列、茶妈妈和岩冷三大产品线,分别对应高端、中端和新中产消费群体,产品价格区间分别为471元-50420元/kg、500元-15800元/kg、1242元-4363元/kg。
2024年,公司1966系列录得营业收入约2.28亿元,同比下降37.4%;茶妈妈和岩冷收入合计1.17亿元,同比下降21%。贡献了公司六成收入的1966系列,主要通过线下门店(直营+经销商)实现销售,受消费市场环境影响更明显。
澜沧古茶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澜沧古茶分别营收4.05亿元、5.59亿元、4.63亿元;毛利分别为2.85亿元、3.68亿元、3.05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3亿元7049万元。而2024年这一年,就几乎亏掉了三年的利润总和。
管理层也“混战”
在经营面临难题的时刻,澜沧古茶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变动。
今年5月,澜沧古茶宣布,周信忠担任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全面负责经营管理工作。而在这之前,澜沧古茶内部正在提案“罢免”王娟的执行董事职务。
今年1月,澜沧古茶有股东提请免去王娟执行董事职务。提案内容显示:提议股东认可王娟担任总经理期间的付出,“但认为王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公司当下发展需求存在偏差,在现阶段已无法匹配公司业务发展”。
王娟2007年加入澜沧古茶,2007年9月至2018年2月,历任古茶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古茶公司总经理及董事;2018年2月至2025年1月,任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王娟可以说侧面代表着澜沧古茶过去“传统”的做法,王娟自2007年加入澜沧古茶后推动营销体系现代化并实现上市,但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5.9%,净利润暴跌79.1%。
如今公司面临渠道、债务、转型的多重压力,只能从内部开始寻找破局之道。
“罢免”公告后,澜沧古茶又发布公告称,王娟系因个人身体原因主动辞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后经董事会决议,调任王娟为非执行董事。同时由董事会主席、创始人杜春峄代理总经理职务,直至合适的新任总经理正式到任。企查查显示,王娟辞任总经理后,仍持有公司9.915%的股份,持股比例仅次于杜春峄的13.552%,为澜沧古茶第二大股东。
而新总经理周信忠此前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周信忠及其管理的基金于2019年通过增资方式入股澜沧古茶,2021年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加仓”澜沧古茶。
中国的传统茶叶企业身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行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行业集中度低,标准化程度不足,轻研发重营销,存货规模较大等问题。
从2024年报也可以看出,澜沧古茶的库存压力在增加。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存货余额为9.03亿元,较上年增加6200万元,占总资产的67.3%。存货周转率降至0.20次,周转天数延长至1811天。
营销研发失衡上,澜沧古茶2024年在品牌营销等活动上仍维持较大投入,营销推广及业务样品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16.7%,但相关投入并未获得理想的收益回报。用于研发的费用更是只有两百多万。
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推动了茶叶消费结构的优化,但同时也促使市场对价格敏感度提高。澜沧古茶作为老牌企业,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会进一步导致消费者流失。面对新兴品牌和白牌产品的竞争,澜沧古茶已经“不得不变”。(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7-08
投资者网
2025-07-08
投资者网
2025-07-08
投资者网
2025-07-08
投资者网
2025-07-08
投资者网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