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介机构密集被罚 半年内近40家会计所收118张“罚单”【资本滩】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7-01 18:01:42

(原标题:中介机构密集被罚 半年内近40家会计所收118张“罚单”【资本滩】)

《投资者网》谢莹洁

在资本市场和商业活动中,审计报告被视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体检报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集中发布了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均指向中介机构,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其中,一些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一些机构出具的文件存在重大遗漏,有的机构被罚没超千万元。

这一举措再次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体现了对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的严格要求。

多家机构被罚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诸多中介机构责任愈发重大,也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一案多罚”的力度不断加大。

此次处罚的中介机构包括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此次被罚没金额最大的是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公布的两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大信所因涉嫌星星科技、广汇物流财务造假被罚没约1800万元。相关签字会计师一并受罚,合计罚款240万元。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证监会对大信所就星星科技年报审计执业未勤勉尽责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明,大信所出具的星星科技2019年、2020年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同时,对星星科技2019年度、2020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勤勉尽责。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宜华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出具的2017年、2018年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罚款。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华讯方舟鉴证业务中未勤勉尽责,被处以50万元罚款。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则因在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出具的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被罚没近340万元。

证监会对海润所为金洲慈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金叶珠宝)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未勤勉尽责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发现海润所出具的文件存在重大遗漏,海润所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涉案项目总负责人张圣怀,项目签字律师张亚全、何东旭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经证监会另案查明,金洲慈航、丰汇租赁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文件未按规定披露标的公司丰汇租赁及其子公司与丰汇租赁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关联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

证监会决定对海润所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84.91万元,并处以254.73万元罚款;对张圣怀、张亚全、何东旭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监管力度升级

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全面注册制下,从事保荐承销、审计会计、法律、评级等证券服务的诸多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其归位尽责是防范证券欺诈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应地,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也全面从严,进一步压实其“看门人”责任。监管部门严格落实上市公司主体责任与中介机构责任“一案双查”,对中介机构独立性缺失、“走过场”、未勤勉尽责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惩。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及交易所披露了118张罚单,涉及近40家会计所。其中,有16家会计所遭到行政处罚,合计罚没款达到1.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4%。

按照落款日期计,证监部门在今年已发布21份对会计所的处罚决定书,合计罚没金额18665万元。证监部门在2025年处罚会计所数量和金额上都超过了去年同期。去年同期是12份,罚没10361.6万元。

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执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健康运行。审计报告的不仅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关键参考。然而,近年来,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曝光,让人们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了质疑。

此次证监会集中处罚中介机构,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的高度重视。证监会明确表示,将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进一步强化对财务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配合者,坚决破除造假利益链。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长牙带刺”强监管已成为常态,监管部门对于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会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这将倒逼相关机构提高执业质量,更加独立、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切实履职尽责。

证监会于去年6月联合公安部、财政部等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确立了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明确了严厉打击配合造假、强化对配合造假方追责的工作内容。

今年年初,司法部会同财政部、证监会起草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明确提出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可以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但是收费与否或者收费多少不得以审计工作结果或者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条件。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进一步强化对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同时,对于主动整改、积极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的相关配合造假主体等,也将通过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等方式,予以从宽处理。(思维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