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下一个国产创新药爆款大BD

来源:雪球

2025-05-22 09:01:31

(原标题:下一个国产创新药爆款大BD)

这一轮创新药行情的反转,以“对外BD”作为最大的底层逻辑。

2025年5月20日,一向在行业中并非热门公司的三生制药,以一笔首付款达到创纪录的12亿美元的BD交易,直接震撼了全市场,也彻底引爆了股价。

三生制药只是中国药企对外BD大潮中的一员。

从港股的科伦博泰、康方生物,到A股的百利天恒,这些近年来股价表现极为突出的创新药公司,无一不是通过大额的创新药管线对外BD,实现了企业发展历程中的转折性里程碑。

即使是恒瑞医药这样国产制药企业中的龙头,也走上了对外BD的道路,并且成交频繁,斩获颇丰。

同一款药物,美国市场的售价可能是中国市场的20倍,欧洲市场的售价是可能是中国市场的10~15倍,这是所有创新药都必须“出海”的理由。

但是在A股和港股的诸多创新药企业中,有能力独自完成全球多中心试验并独立在欧美市场执行商业化销售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于是,和跨国药企联手,在比较优势的分工理论下,形成“中国药企负责早期研发、跨国药企负责后期临床和商业化”的合作,成为诸多中国药企的首选战略。

在多家中国药企已经通过和跨国药企的BD合作,实现市值和股价的腾飞之后,还有哪些在研的中国管线具备对外大额BD授权的潜力,无疑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来凯医药:LEA-102

LAE102是一款来凯医药自主研发的靶向激活素II型受体A(ActRIIA)的单克隆抗体,也是全球范围内除了礼来的Bimagrumab之外,为数不多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靶向ActRII的在研管线。

相比于GLP-1类药物只能单纯地减重,激活素II型受体这一靶点的最大魅力在于:在减少体重的同时,不仅不会同比例减少受试者的肌肉,反而具有增加肌肉的效果。

之所以把这款管线放在第一个,是因为已经有巨头药企已经入局。

2024年的11月,来凯医药与礼来公司签署了临床合作协议,礼来将负责在美国执行LAE102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并承担相关费用,而来凯医药保留了LAE102的全球权益。

这是一种在行业中不多见的合作方式。

一般来说,都是Biotech自己掏钱在美国做完I期临床,有了初步数据之后,卖给跨国药企。

但是现在是礼来主动出钱出人,帮着做完美国的I期临床,但是却没有任何权益。

对于这种合作形式,行业的普遍解读,是来凯医药在待价而沽,因为LEA-102这款管线的潜在买家,肯定不止礼来一个。

2024年的美国ADA年会的现场,来凯医药展示了一组“人体组织工程肌肉功能研究平台”相关研究成果的壁报,合作者是代谢领域另一家巨头公司诺和诺德。

理论上,目前被礼来的竞争搞得压力很大的诺和诺德,也完全具有涉足ActRII靶点的动机。

目前,来凯医药的LAE102已经在美国启动了I期临床试验。

考虑到礼来此前曾经以高达19.2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一款同样是靶向ActRII的抗体Bimagrumab,一旦来凯医药的LAE102读出积极的临床数据,其达成大额BD的预期也是非常之高。

亚盛医药:APG-2575

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仅有艾伯维与罗氏合作开发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这一款bcl-2抑制剂获批上市。

亚盛医药的APG-2575,已经在2024年底提交了中国市场的上市申请,正在全力冲刺“全球第二款bcl-2抑制剂”这个殊荣。

目前,全球bcl-2抑制剂市场仅有Venetoclax一家独大,年度销售金额超过20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APG-2575具有很高的对外授权的预期。

从研究进展而言,APG-2575已经披露与阿卡替尼联用治疗CLL/SLL适应症的临床研究结果,数据都非常不错,甚至对经Venetoclax治疗后复发/难治或不耐受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阿卡替尼的拥有者,阿斯利康完全存在引进一款bcl-2抑制剂的需求,以便与竞争对手的“伊布替尼+Venetoclax”的联合疗法相抗衡。

同时,亚盛医药在BD市场上的表现,是有优秀的历史战绩的。

2024年6月,亚盛医药将旗下另一款重磅药物奥雷巴替尼,授权给跨国药企武田,总交易金额超过90亿人民币,包含7.2亿元的选择权付款,和共计86.4亿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及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随着APG-2575的日益成熟,相信亚盛医药也将实质性推进这款药物的对外BD。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

相比于大部分对外BD的国产管线都集中于肿瘤领域,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是一款不多见的自免领域的潜在大药。

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注射用重组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双靶点的新型融合蛋白产品。

目前,围绕着T淋巴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已经诞生了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等一系列重磅炸弹药物,全球合计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

同样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的B淋巴细胞方向,目前还没有诞生一个爆款产品。

截至目前为止,泰它西普在自免疾病领域的适应症布局非常广泛,其中已经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gA肾病、重症肌无力(MG)、干燥综合征(pSS)四大适应症,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迪哲医药:舒沃替尼

迪哲药业的舒沃替尼,是一款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经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2024年11月,迪哲医药向美国FDA递交舒沃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并于2025年1月7日通过FDA立卷审查,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获得优先审评,意味着审批周期将从标准10个月缩短至6个月左右,预计2025年年中可以完成审批。

目前,全球市场获批针对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的治疗药物,只有强生的埃万妥单抗和舒沃替尼两款药物获批上市,而舒沃替尼是唯一的小分子药物,且相较前者在疗效、安全性和用药便利性方面均具备优势。

一旦在美国市场获批上市,这款药物的确定性将非常之高,因此也完全可以谈下一个大额的BD交易。

后记

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具备对外BD预期的在研国产创新药管线。

经历了短短十几年发展的中国创新药行业,虽然一度饱受me-too式的无效内卷而陷入暂时性的发展低潮,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药企,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已经悄悄摸到了前沿,已经逐步具备了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未来可期!

$来凯医药-B(02105)$ $亚盛医药-B(06855)$ $荣昌生物(SH688331)$

雪球

2025-05-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