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1.26万股民喜极而泣,艾力斯,飙涨500%

来源:看财经

2025-05-21 16:14:12

(原标题:1.26万股民喜极而泣,艾力斯,飙涨500%)

最近,关于创新药板块的利好,可谓是层出不穷。

5月19日,港股公司$三生制药(HK|01530)$三生制药(01530.HK)发布公告,与辉瑞集团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订立许可协议,后者获得全球(除中国内地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力。

三生制药作为出让方,获得了12.5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合计60亿美元。除此之外,辉瑞还计划认购公司1亿美元的股份。

注意,这是一笔天价交易合同。

2024年,三生制药净利润为20.9亿元,也就是说,这笔交易差不多相当于20年净利润总和。

事实上,这笔交易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此。

很长一段时间,三生制药并不被看好。2018年至2022年,三生制药股价从22.63港元下跌4.17港元,跌幅超过80%,表现相当惨淡。但是,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

更主要的是,购买方不仅是一家美国企业,还是全球最大药企。于是,暖风吹遍了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


不过,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家创新药企业——$艾力斯(SH688578)$艾力斯(688578.SH)。

艾力斯的主营业务为抗肿瘤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创新药企业。2024年,公司“抗肿瘤类药物”收入为35.06亿元,占比98.53%,“技术授权及服务收入”5230万元,占比1.47%。

先看股价。

2022年至今,艾力斯从14.16元上涨至91.87元,涨幅超过500%。三年前,艾力斯只是一家60亿市值的小公司,但如今市值一度突破了400亿元。

注意,艾力斯可不是一只“妖股”,靠的不是炒作,而是出色的基本面。要知道,即便涨了这么多,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也只有25倍。

再来说业绩。

2021年至2024年,艾力斯营业收入分别为5.3亿元、7.91亿元、20.18亿元和35.5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27万元、1.3亿元、6.44亿元和14.3亿元。

2025年一季度,艾力斯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47.86%;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4.13%,继续保持高增长。

如今,公司毛利率超过96%,净利润率超过了40%,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拐点发生在2021年。

2021年3月,艾力斯的拳头产品伏美替尼获批上市;2021年12月,伏美替尼纳入医保。

众所周知,肺癌是全球第一大肿瘤,而在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占比达到了85%。其中,EGFR突变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占比超过了50%。根据预计,光我国用于治疗EGFR-TKI药物的市场需求,到2030年有望达到300亿元。

重点来了。艾力斯这款获批的伏美替尼,属于第三代EGFR-TKI药物,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尽管说,伏美替尼并不是唯一一款药物,但是,跟其他几款药相比,不良反应更低,同时对脑转移的疗效更好。

于是,艾力斯业绩顺理成章的迎来了爆发。

当然,国内创新药也存在“30亿魔咒”的说法,一款产品即便盈利能力再强,也显得势单力薄,存在单一产品风险。

艾力斯自然也明白一点。不过,对药企来说,研发一款创新药绝非想象中简单,因研发被拖垮的药企也不在少数。对此,艾力斯的解决方案是:

拓宽适应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引进潜力产品,丰富产品矩阵;海外授权;在自身领域领域,研发新的创新药产品。

跟其他药企比,艾力斯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资产负债率不到10%,总现金超过36亿元,且几乎没有有息负债。再加上公司经营现金流也非常出色,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聊聊集采。

表面上看,集采给了所有中国药企一记重锤,但是,对创新药企业来说,也是一次绝佳的历史机遇。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一个数据,自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的药品耗材集采共节约了4400亿元,其中3600亿元用于支持谈判的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也就是说,集采节约资金的80%用于支持创新药。

像艾力斯,正是靠着纳入了医保,才迎来业绩的迅速增长。所以,集采又何尝不是扮演了鲶鱼的角色,倒逼药企加强创新药的研发。

一句话,创新者生,过去那种靠仿制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看财经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