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吉利汽车迎2025年开门红!极氪私有化加速“一个吉利”战略落地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17 12:37:57

(原标题:吉利汽车迎2025年开门红!极氪私有化加速“一个吉利”战略落地)

这一降本增效逻辑看似合理,但实际落地仍面临挑战。一方面,智能技术整合需打破原有组织壁垒,协同效率能否达到预期尚需观察;另一方面,极氪与吉利其他品牌在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上的差异化程度,或将影响规模效应的释放空间。

5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首季财报,以营收、利润、销量“三箭齐发”的不俗表现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4.9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达56.72亿元,同比激增264%。与此同时,吉利汽车销量再攀高峰,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70.38万辆,同比增幅达48%,顺利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资本市场也对其增长潜力表示认可,吉利汽车股价当日上涨2.30%。



图片来源于:吉利汽车公告



银河品牌领涨,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银河品牌功不可没。数据显示,银河品牌一季度销量达25.97万辆,同比激增214%,贡献了集团整体销量的37%,不仅直接拉升了销量基数,更通过规模化效应显著摊薄了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制造及供应链成本。

相比之下,中国星、极氪、领克等品牌销量增幅较为平稳,同比分别增长10%、25%和19%,折射出吉利“爆款单品”与“稳健增长”并行的策略,但银河品牌能否持续支撑增长仍需观察。

成本端的优化也为盈利增色。一季度,吉利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至36.35亿元,销售费用率降至5.01%,单位销售费用对营收的贡献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的研发费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为33.28亿元,同比增长24.55%。研发费用的持续高位投入似乎也凸显了吉利的战略选择,在行业价格战中仍保持技术押注,意图通过AI智能化、新能源架构等前沿领域构筑技术壁垒。

然而,短期内研发费用的快速增长或加剧财务压力,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落地节奏(如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电芯等)能否匹配市场预期,仍是未知数。尽管吉利宣称已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且GEA架构、雷神超级电混等技术已应用于量产车型,但技术壁垒的实际厚度与竞争门槛仍需通过市场检验。



极氪私有化已成定局,协同效应仍待观察

此外,吉利汽车最新披露的极氪一季度业绩显示,其收入达219.6亿元,同比微增1%;毛利升至41.3亿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润5.1亿元,同比激增近两倍,成功实现扭亏。但细究数据背后,其全年销量目标达成压力与长期盈利的可持续性仍存疑。

根据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规划,其全年销量目标为79万辆,其中领克品牌需承担39万辆、极氪品牌32万辆。然而,今年前四个月,领克品牌销量为10万辆,完成率25.6%,尚属稳健;但极氪品牌累计销量仅5.5万辆,完成率不足17.2%,且4月单月销量13727辆,同比下滑15%、环比下滑11%,销量下滑趋势已现。若按此节奏推演,极氪品牌全年销量或难以触及目标线。

值得关注的是,极氪虽在一季度实现盈利,但其过往财务表现仍显沉重,2021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超260亿元。

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于5月15日业绩发布会中正式宣布,计划对极氪实施私有化并推动其从纽交所退市。官方称此举旨在整合集团资源、提升运营效率。私有化后,极氪可摆脱公开市场短期业绩考核压力,但如何平衡集团内部资源倾斜与独立运营灵活性,仍考验吉利战略定力。



图片来源于:微信

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其拟以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ADS每股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剩余34.3%的极氪股份,总代价约22.37亿美元。按此计算,极氪私有化估值约为65亿美元。

极氪曾是吉利电动化转型的标杆项目。IPO前,其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引入宁德时代、英特尔资本、哔哩哔哩、Mobileye及一些地方产业基金,两轮融资的投后估值分别为 90 亿美元、130 亿美元。此次吉利以65亿美元估值私有化,虽低于上市前估值,但与当前市场定价基本持平,或反映资本市场对极氪盈利能力的谨慎预期。

极氪回归吉利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团队并入吉利中央研究院,加强了吉利在智能领域的中台能力。据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透露,通过集团内研发资源整合,预计研发投入可降低10%~20%、BOM(物料清单)成本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营销服务费用压缩10%~20%。

这一降本增效逻辑看似合理,但实际落地仍面临挑战。一方面,智能技术整合需打破原有组织壁垒,协同效率能否达到预期尚需观察;另一方面,极氪与吉利其他品牌在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上的差异化程度,或将影响规模效应的释放空间。

此外,在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同步披露了合并后的管理层架构调整: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另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此次人事调整与极氪私有化同步推进,本质是董事长李书福《台州宣言》中“聚焦汽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具象化落地。通过股权集中,吉利试图打通技术研发、供应链协同、品牌矩阵的“任督二脉”,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护城河。未来,吉利能否真正实现从产品竞争到体系竞争的跨越,市场拭目以待。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fu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