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一季度工业企稳,但应重视私营工业企业的盈利压力、效益下滑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09 19:12:28

(原标题:一季度工业企稳,但应重视私营工业企业的盈利压力、效益下滑)

徐鹏飞/文 2025年一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良好开局。但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工业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部分行业和企业还可能遇到较大的困难。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不同类型企业表现有所差异。私营工业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增速较高,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营收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在三类企业中均为最低。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但较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乏力,需进一步提升增长动力和盈利能力。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表现稳健,生产增长平稳,市场销售和盈利情况改善,资产负债率最低,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表现出较大优势。

一、营收持续改善,私营增速最高,国企增速为负

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改善,累计增速自2024年12月份以来持续加快。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395.9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2.1%的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

单月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4.2%,较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227.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在三类企业中最高;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90016.3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在三类企业中最低,且唯一出现负增长;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735.9亿元,同比增长1.6%,虽然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较2024年的-0.5%有明显改善,表明外资工业企业今年一季度的市场销售情况有所好转。(见表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利润由降转增,外资表现最好,国有私营增速为负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分经济类型看:1—3月,私营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3709.7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1—2月的-9%大幅缩窄;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降幅较2024年12月的-4.6%有所收窄,但整体盈利状况仍不理想;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3.5亿元,同比增长2.8%,在三类企业中表现最好。(见表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私营工业债务负担较重,效益效率优势不再显著

2025年3月末,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且在三类企业中最高。图1为2011年以来各类型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情况,可见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开始逐渐升高,并从2020年开始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始终在三类企业中最高。表明私营工业企业的债务负担相对较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详见图1)

图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单位:%)


营收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私营工业企业均在三类企业中最低,反映出私营工业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均在三类企业中最高。

需要关注的是,十多年来私营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从2011年的14.2%下降到2024年的4.6%,今年3月末仅为2.9%,在三类企业中的排名也从最高且远高于国企和外企降至最低位。这些变化均表明近年来私营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盈利能力日益恶化。(详见图2)

图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单位:%)


尽管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稳定、设备需求回暖、消费略有回升,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特朗普“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体系和规则被严重损害,给全球经贸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极大不确定性。高企关税和外需减弱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容小视,并会对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相信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各类型工业企业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实现质量和效能的提升,并为今年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