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估值之家
2025-05-09 17:16:46
(原标题:熊猫乳品实控人亲属、高管等再度减持,超四成募投资金仍未使用)
熊猫乳品于2025年5月7日晚间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其中:
1.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陈秀芝计划减持 1,200,000 股(占总股本比例 0.9677%);
2.公司副总经理林文珍计划减持 11,813 股(占总股本比例 0.0095%);
3.持股 5%以上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宝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500,000 股(占总股本比例 0.4032%);
4.持股 5%以上股东郭红(公司原副董事长)及其一致行动人周炜计划减持1,240,000 股(占总股本比例 1.0000%)。
按最新收盘价30.75元/股计算,合计减持金额约0.9亿元左右。
历次减持套现
熊猫乳品于2020年10月在A股IPO,从2021年10月小非解禁算起,截止到目前,熊猫乳品已经发布过8份减持预披露公告,其中:
1.郭红及一致行动人,已累计减持3,794,071股,套现约1.0亿;
2.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陈秀芝,已累计减持499,970股,套现约1300万;
3.公司其他4名高管,已累计减持29,250股,套现约89万。
IPO募投项目的四次变更
2020年10月熊猫乳品IPO募集资金净额为27,780万元,拟将募集资金全部投入“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日期是2022年6月30日。
2021年9月,熊猫乳品对IPO募投资金的使用做出第一次调整:调减苍南项目投资3500万,并增资山东熊猫项目3500万,以实施新增的“年产6万吨浓缩乳制品(炼乳/稀奶油/乳酪)改扩建项目”。
2024年2月,熊猫乳品对IPO募投资金的使用做出第二次调整:再度调减苍南项目4000万,并再度增资山东熊猫项目4000万,以实施“山东熊猫乳品有限公司饮料及调味料系列产品优化提升改造项目”。
2024年9月和2024年12月,熊猫乳品对IPO募投资金的使用分别做出第三次和第四次调整,调整结果为:对山东熊猫项目进行减资,减资金额约2070万,这2070万中,有1800万用于实施新增的“定安年产5000吨食品原料项目”,1800万中有820万用于收购南杭药业100%股权,有180万用于支付股权交易涉及的相关税费,剩余800万向南杭药业增资用于场地改扩建。
经历IPO募投资金的数次变更后,根据2024公司年报,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已达到33.48%。此外,相比于2020年IPO募集资金净额27,780万相比,上市近5年时间,仍然有12,978万募集资金尚未使用,未使用比例高达46.72%。同时,IPO最初的募投项目“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也由2022年6月30日调整到了2026年6月30日,足足迟了4年。
转型困境
IPO募投项目的不断调整,实际上也是熊猫乳品不断进行转型和尝试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浓缩乳制品(主要是炼乳)作为熊猫乳品的主营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约77%。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11~2019年,全国炼乳产量由14.6万吨上升至19.2万吨,8年时间CAGR约为3.48%,在国内GDP增速普遍为6%~10%的时代,炼乳的增速只有不到3.5%,说明炼乳本身就不是一个增长较快的行业。
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H1公司对香飘飘供货炼乳685.62万吨、销售金额949.80万元,可以算出炼乳的销售价约14,000元/吨,对应2019年全国19.2万吨的炼乳产量,2019年国内炼乳市场规模约26亿左右,因此炼乳是一个增速不高、且规模不大的市场。
IPO前,熊猫乳品主要有两处产能:苍南生产基地和山东生产基地,前者设计产能为24,000吨/年,后者设计产能为18,000吨/年。2022~2024年,苍南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71%、90.60%、79.57%,山东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63%、83.28%、73.31%。由此可见,IPO募投的“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延期4年仍未达产,在建工程迟迟未能转固似乎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没有让本就已经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
炼乳作为一种食品饮料中的辅料,直接面对消费者不多,主要客户是食品饮料企业。结合前文论述,行业增速不快、市场天花板有限、又是toB生意,业绩压力自然很大,转型直接做面向消费者的ToC生意,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选择,这也是公司频繁更换IPO募集资金投向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一家toB的制造业企业转型为一家toC的消费品企业,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思维、打法完全不一样,尤其还要面对竞争残酷、且护城河深厚的食品饮料巨头们。但是面对营业收入连续7个季度的单季度同比负增长,摆在熊猫乳品面前的选择似乎并不多,即便转型再困难也得去做。
从目前公司已开设的天猫旗舰店来看,粉丝还只有不到13000名,客户也以“怀念童年味道”的人群为主。对于熊猫乳品来说,转型toC,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各位大小非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如此频繁的减持吧。
大众证券报
2025-05-09
大众证券报
2025-05-09
投资时报
2025-05-09
公司研究室
2025-05-08
估值之家
2025-05-08
投资时报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