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ST葫芦娃连续跌停之际押宝院士工作站!技术救市面临财务考验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09 12:24:12

(原标题:ST葫芦娃连续跌停之际押宝院士工作站!技术救市面临财务考验)

中午院士工作站的消息公布后,午后有一波明显的拉升,不过收盘前还是又回到了跌停的位置。这种剧烈波动折射出市场对公司的矛盾认知,一边是尖端技术的想象空间,一边是财务治理的严重缺陷,影响力孰强孰弱?

连吃4跌停后,ST葫芦娃押注院士工作站,是解药还是烟雾弹?

5月8日,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5199.SH,以下简称“葫芦娃药业”)消息,根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告,葫芦娃药业正式获批设立张强院士工作站。



图片来源:葫芦娃药业集团公众号

这一消息来得或许正是时候,公司似乎正盼着一场甘霖解燃眉之急。截至5月8日,葫芦娃药业的股价已出现连续4个跌停(2025年以来已累计下挫33.15%),而这主要缘于公司不久前刚公布的2024年年报及审计报告。葫芦娃药业的内部控制遭否定,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公司因此被停牌一天并带帽ST。



图片来源:同花顺app



院士工作站助力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在纳米药物递送领域成果丰硕,他带领团队开发出多种创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如用于增强光动力治疗的微波合成的纳米共价有机聚合物。他还致力于研究纳米药物在抗肿瘤靶向递送中的应用,通过精准调控药物释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为纳米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以上人物系张强院士

借助院士团队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理念,葫芦娃药业有望提升药物研发的技术水平,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推动前沿制剂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的深度融合,从而增强公司在儿童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此之前,葫芦娃药业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一直备受诟病。近5年里,葫芦娃药业的这两项费用均在走高,销售费用从4.75亿元增长至6.11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虽然也有明显增长,从0.52亿元增长至2.02亿元,但仍远低于其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3.19%和14.30%。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5月8日早盘ST葫芦娃本来一直处于跌停状态,中午院士工作站的消息公布后,午后有一波明显的拉升,不过收盘前还是又回到了跌停的位置。这种剧烈波动折射出市场对公司的矛盾认知,一边是尖端技术的想象空间,一边是财务治理的严重缺陷,影响力孰强孰弱?



图片来源:同花顺app



可疑交易缺乏合理解释

审计师对葫芦娃药业2024年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表明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很可能存在漏洞,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显著降低,根据审计报告内容,该意见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葫芦娃药业2023年财务报表重述后,涉及以前年度综合收益的调整,部分科目变动较大,但审计师无法获取充分证据判断这些调整的准确性。

其二,葫芦娃药业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排名前10的部分客户,无回款或回款金额较小,而公司管理层也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因此应收账款以及相应的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存在较大可疑。

其三,葫芦娃药业连续2年向海南中旺支付的费用堪称“天价”,2023年就曾花费1800万元向其购买4个研发项目,2024年又向其外购8个研发项目耗资超过4205万元。但要知道,海南中旺这家公司成立不足3年,除葫芦娃药业外没有向其他任何客户转让过研发项目,而其法定代表人耿磊与葫芦娃药业的实控人刘景萍又是亲属,这种关联交易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图片来源:天眼查



多项财务指标预警

尽管审计师的意见表明财报存在质量隐患,这份有水分的财报仍可谓“伤痕累累”。对比2023年调整后的指标,2024年的营业收入从17.95亿元减少至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归母净利润从0.11亿减少至-2.74亿元,同比骤减2629.23%。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3元暴跌至-0.69元,同比下降2400%,俯冲速率堪比“自由落体”。更值得注意的是,销售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近5年均呈现出持续走低,2024年的毛利率已低至47.85%,而净利率则为-19.07%。而同期中药行业(申万行业分类二级)的毛利率中位值为51.86%,净利率中位值为8.34%。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偿债能力濒临崩溃边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74.9%,同时流动比率仅0.85倍,速动比例仅0.47倍,均已低于行业警戒线。更严峻的是,有息负债/净资产的“真实杠杆”已至1.99倍,距离高度危险的2倍阈值仅一线之隔。

营运效率也正处于全面失速之中。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的4.90次跌至3.53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101.96天;存货周转率从3.58次降至2.03次,存货周转天数升至177.60天;虽然应付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使得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大幅提升至136.37天——这是利好一面,说明公司能更多的无偿占用上游单位的资金——但综合来看,公司的现金循环周期还是创下历史最差记录,已长达143.19天,即公司资金每年也只够做2.5次的生意。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葫芦娃药业的破产指标也闪起了预警的红灯,根据Z-score模型计算,葫芦娃药业近5年的得分急速下降,目前已处于1.81至2.675之间的灰色不稳定区域,距离1.81的破产警戒线已非常接近,显示出极高财务风险。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依此看来,带帽的ST葫芦娃,这家曾经市值超百亿的药企,似乎越来越接近退市边缘,而管理层显然比外部人士更早更了解情况。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28.42%,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11.23%。保留意见尚余音未绝,一季报还是未审计结果,因此实际情况如何,恐还需再打一个问号。

与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固然值得欣喜,但其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想要落地开花也非一日之功。而且市场早已反复证明,没有治理革新护航的技术创新,终是空中楼阁。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

市值观察SZGC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