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一季度业绩“变脸”后,德邦股份再获京东增持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08 13:27:22

(原标题:一季度业绩“变脸”后,德邦股份再获京东增持)

京东对德邦“越亏损越加码”,持股比例已逼近80%控制线。京东究竟是坚定看好德邦的长期价值,还是将其视为补齐物流版图的关键棋子?

5月7日盘后,德邦股份(证券代码:603056.SH)发布权益变动公告。数据显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宿迁京东卓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卓风”)当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完成1575.67万股增持,约占总股本的1.5%。以当日收盘价估算13.22元,本次增持涉及资金规模约2亿元,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本次增持后,京东对德邦的控制权进一步强化。最新股权结构显示,京东卓风的直接持股比例达11.9%,加上其子公司德邦投资控股持有的67%股权,京东对德邦股份合计持股比例已提升至78.9%。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对德邦股份的增持与其一季度暴雷时间线高度吻合,这场资本动作的背后或另有深意。



业绩暴雷,京东出手救场

自2022年被京东收购后,德邦股份成功扭亏为盈。虽然出于行业原因季节性波动较强,但总体维持稳定发展。然而今年一季度画风突变,德邦股份在营收同比增长12%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却突兀“变脸”,归母净利润转负,同比下降173.69%。



数据来源:wind

此次德邦转亏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便是成本问题。中国零担货运行业格局高度分散,参与者普遍呈现"小、散、弱"特征,因此整体盈利空间被挤压至极限。在这个薄利如纸的市场中,德邦股份仍固执坚守直营模式,持续增加运输资源投入,使其成本压力加剧。

数据显示,德邦股份在2024年运费暴涨33.49%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运输成本仍继续飙升34.13%,蚕食了近半营收,导致毛利率同比再降2.43个百分点,跌破4%的生死线,净利率转负。



数据来源:wind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采用加盟制的安能物流(证券代码:9956.HK)在2024年凭借规模效应和数字化赋能将毛利率逆势提升3.1个百分点,达到15.9%的行业领先水平。这种悬殊差距,折射出两种商业模式在成本管控能力上的天壤之别。



数据来源:wind

销售费用陡增也蚕食了公司近半利润。2025年一季度,德邦股份的销售费用暴涨85.08%,达到2亿元,几乎占到了当期毛利润(4.16亿元)的一半。公司不惜血本砸钱营销,高薪引入销售精英、加码激励政策,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然而,现实却给了德邦一记闷棍,收入增速远远跑输销售费用的狂飙,投入产出比失衡。



数据来源:wind

德邦股份转亏的另一大原因出在非经常损益项目上。长期以来,公司利润严重依赖"输血式"盈利。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等其他收益竟占到利润总额的47%,这种"靠补贴吃饭"的盈利模式埋下了巨大隐患。

2025年一季度,德邦股份的“其他收益”同比骤降1亿元,叠加2024年一季度转让子公司带来的资产处置收益在2025年同期缺失,公司利润遭受着"多重暴击"。这种过度依赖非主营收益的盈利结构不可持续,业绩"变脸"便在所难免。



数据来源:wind

与此同时,京东对德邦的增持行动近期明显提速,上演了一出"越跌越买"的资本大戏。此前关税风暴重挫了德邦股份的股价,京东豪掷1.3亿元增持才让股价有回暖迹象。不过一季度业绩暴雷导致股价再次陷入低迷,4月28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跌破13元关键心理价位,此后几个交易日持续在低位盘桓,直至5月7日京东大手笔增持拉动股价上涨了1.23%。



数据来源:wind

根据公告,京东卓风自2024年11月启动3-6亿元增持计划后,前五个月(截至4月10日)仅温和增持1084万股,占总股本的1.06%。然而在4月11日至5月7日这短短26天里,增持规模突然放大至2795万股,占总股本的2.7%,预计投入资金约3.7亿元。这一操作的时间点颇为微妙,京东抓住关税风暴和业绩暴雷带来的"黄金坑"加速抄底。



京东战略视角:为什么对德邦“越亏损越加码”?

关税风暴属于外部不可控因素,但业绩暴雷似乎内含“主动”之意,毕竟运输资源投入飙升、营销费用陡增、非经常损益项目的变动更像是管理层在特定时点对于财务报表的主动选择。

对此有投资者质疑一季度业绩暴雷是否为了配合大股东低位增持。但截至发稿,德邦股份对此仍保持沉默。这种不回应态度,更让市场浮想联翩。



数据来源: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京东对德邦“越亏损越加码”,持股比例已逼近80%控制线。京东究竟是坚定看好德邦的长期价值,还是将其视为补齐物流版图的关键棋子?

在快递江湖,平价快递厮杀已然接近极限,顺丰靠“时效”占据高端市场,京东物流则需另辟蹊径,用“一体化供应链”杀出一条血路。

京东物流负责时效快递,达达负责即时零售,京东的立体版图还需补充德邦加码快运市场,提升干线运输能力。令市场警觉的是,就在今年4月,京东宣布达达集团的私有化,以整合其"京东秒送"即时零售业务。德邦在大件物流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全国网络,也是补齐京东供应链版图的关键拼图,那么京东对德邦是否也存私有化之心?

有投资者提问近期股价低迷是否为了配合母公司增持,以便后期进行私有化退市。对此,公司高管在5月7日否认私有化计划的存在。



数据来源:上证e互动

面对投资者关于"刻意压低股价为私有化铺路"的质疑,德邦管理层虽矢口否认,但达达的前车之鉴,让投资者对德邦可能步达达后尘的担忧显得更加充分。

这场增持大戏背后,究竟是京东在下一盘大棋,还是市场过度解读?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如果中小投资者的疑虑成真,大股东和小散户的利益出现分歧,历史经验表明真相根本不在此前公开回复的字里行间之内。

作者 | 毛墨竹

编辑 | 吴雪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