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金融女将杨柳正式上任兴业银行,资管业务或系其工作重心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5-07 12:54:00

(原标题:金融女将杨柳正式上任兴业银行,资管业务或系其工作重心)

【来源:机构之家】

5月6日晚间,兴业银行公告,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杨柳兴业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5〕274号),杨柳担任副行长的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核准,并根据相关规定自4月28日起就任副行长一职。

事实上,早在2024年12月,兴业银行就以拟任副行长头衔向外披露杨柳工作动态,并受到市场关注。而在今年2月21日,兴业银行正式公告聘任杨柳为该行副行长。随着目前监管批文的落地,前“金融副市长”杨柳正式走马上任兴业银行,从而开启职业发展新征程。

图片系兴业银行公告副行长杨柳任职资格获批

金融女将履历光鲜,形成 “一正五副”行长格局

杨柳拥有亮眼的履历,其不仅拥有20多年的海内外资产管理等金融工作背景,并且还在政府部门等多平台历练和沉淀,随着她的正式加入,相信能为兴业银行带来更广阔的战略视野和业务人脉资源。

图片系兴业银行副行长 杨柳

现年56岁的杨柳,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为民进会员。其在早期职业生涯中曾担任中央部委干部和国际金融机构中国区高管。2013年开始,她加入农业银行系统,历任农银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农业银行资管部副总裁,并于2019年出任农银理财首任监事长。

2023年10月,杨柳挂任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负责外事、金融等工作。在2024年12月,杨柳就以宁德市副市长身份到福鼎主持召开202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会。

随着2025年2月兴业银行正式公告聘任杨柳为副行长,宁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免去杨柳的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

随着杨柳的正式加入,兴业银行目前形成董事长吕家进领导下“一正五副”的行长格局,其中行长为陈信健,五位副行长分别为孙雄鹏(分管科技和风险内控),张旻(分管对公、零售业务),张霆(分管同业与金融市场板块)、曾晓阳(分管公司业务)和杨柳。除了孙雄鹏之外,其余副行长均为近两年提拔。而孙雄鹏则于2016年即被聘任为兴业银行副行长,任期长达9年。作为此次新任副行长,杨柳的具体分管领域未被官方公告,不过根据其过往履历及优势,资管或政企合作方面或为其工作重心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兴业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高管的薪酬也随之浮出水面。2024年,兴业银行全体董监高共获得报酬1632万元,较2023年的减少了309万元。其中,董事长吕家进年度薪酬为161.4万元,较2023年减少了6.9万元;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减少了6.5万元至161.4万元;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薪酬降幅较大,从2023年的367.4万元降至2024年的157.8万元。

不过在薪酬之外,高管在股权收益方面获得一定弥补,主要源于在过去一年中兴业银行股票在红利投资风格下水涨创高。例如行长陈信健在2024年薪酬和持股市值总额为448.8万元,较2023年提升37.7万元,其持有的15万股股权价值从243.2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287.4万元;副行长孙雄鹏薪酬和持股市值则从2023年的的315.5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338.7万元。

图片系兴业银行近几年股价表现

业绩有所波动,但整体稳健

尽管兴业银行在二级市场中表现“如鱼得水”,但经营节奏却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兴业银行在收入和利润规模方面便放慢了脚步。具体来看,2022-2024年,兴业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0.5%、-5.2%和0.7%,今年一季度收入为556.8亿,同比下降3.6%。与之同期的净利润则呈现出更大的波动性,其中在2022年则同比增长10.5%至913.8亿,2023年却大幅下降15.6%至771.2亿,随后的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分别对应增长0.1%和下跌2.2%。

图片系兴业银行近几年收入和利润表现(亿元)

资料来源:wind

占比近七成的净利息收入,呈现出多年个位数增长,从而定调了近几年收入端整体表现。2021-2024年该行净利息收入增速分别为1.5%、-0.3%、0.9%和1.1%,这背后是金融让利背景下的息差压力。期间净息差水平从2.29%下降至1.82%,累计降幅为47BP,不过降幅已经好于大多数同业。根据此前业绩发布会中管理层透露,2025年存款的付息率还有约20BP的下降空间,但考虑到资产端也同步快速下降,整体预计今年净息差还有10BP的下降空间。也就是说,作为核心变量的净息差仍未企稳。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净息差进一步下降至1.80%,不过源于规模因素贡献,净利息收入仍同比增长1.3%至377.2亿。

图片系兴业银行近几年净利息收入增长表现(%)

资料来源:wind

手续费方面,自2023年和2024年两年累计下降超50%之后,今年一季度初现“曙光”,同比增长8.5%至67.3亿,后续恢复增长的可持续性应是关注重点。此外,其他非息收入占比整体提升,从2020年的10.8%,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0.2%,接近翻倍。背后是兴业银行近几年在投资端收获满满。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该行适时卖出部分头寸进行兑现,以对冲债市回调带来的负面影响,且仍实现超百亿的总投资收益,表现好于同业,体现其深耕金融市场的功底。

此外,兴业银行成本收入比高位稍有回落,2024年为29.5%,较上年下降47BP。2024年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0.65%,今年第一季度则进一步同比下降1.05%,这背后是公司费用端改善的成效。除了此前提及的高管降薪之外,2024年兴业银行职工总薪酬380.4亿元,较上年380.65亿元减少0.17亿元,员工平均年薪55.3万元,较上年减少1.8万元。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通过扩大集中采购范围、统筹分支机构运营费用等举措,有效控制了一般性、日常性开支。

图片系兴业银行历年成本收入比表现(%)

资料来源:wind

10万亿规模之后致力平衡资产质量,高分红吸引险资捧场

与此同时,机构之家梳理发现,兴业银行近几年同样放慢了扩表节奏。2023年,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大增9.6%,一跃站上10万亿台阶,对应年度增量8916亿。在随后的2024年,扩表速度有所放缓,总资产规模增速仅为3.4%,对应增量仅为3496亿。今年一季度在开门红推动下,资产总额同比增长3.7%至10.6万亿元。

对于风险的防控,或许是兴业银行放慢步伐的考量之一。兴业银行不良率近几年维持在低位,今年一季度为1.08%,在上市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仅次于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过,部分指标仍需引起重视,例如在逾期贷款方面的反复:2023年兴业银行逾期贷款回落至742亿,但在2024年却回升169亿至912亿。

图片系兴业银行不良率与上市同业对比(%,1Q2025)

资料来源:wind

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等领域仍是兴业银行化解风险的重点领域,这也是造成部分资产质量指标波动的重要原因。例如该行在房地产对公领域不良率达3.89%,较上年提升0.85个百分点,背后是部分房地产项目保交房进展较慢。此外,个人按揭不良率则同比上升4BP至0.60%;地方债务融资平台不良率同比上升139BP至3.91%。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近几年也减少了房地产信贷头寸,截止2024年末该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为27.2%,其中个人房贷占比为18.9%,分别较2020年高峰下降7.4pct、7.6pct。

图片系兴业银行近几年房地产贷款占比(%)

资料来源:wind

兴业银行相对稳健的业绩和整体平稳的资产质量继续吸引机构股东的关注。根据一季报相关信息披露,险企大家人寿旗下大家资管持股比例达3.15%,对应期末持股市值141.7亿,成为本季度新晋股东。根据此前年报推测,去年四季度末其持股比例还不到2.3%,由此计算近40亿的增持规模,或许是为兴业银行此轮上涨过程中的大功臣。此外,兴业银行高股息带来的吸引力或许是吸引险资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2024年,兴业银行的分红率首次突破30%,达到30.17%,连续15年提升,一举向资本市场派发红包超220亿。

当然,部分资金在对兴业银行的态度上呈现出一些分化。例如北向资金本季度持股比例下降0.19%至3.80%,较去年三季度末高点4.63%回落0.83pct。和偏向长期投资的险企不同,作为偏短期性质的北向资金,阶段性的高位或许是促使其兑现收益的诱因。

图片系兴业银行一季度股东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

整体而言,兴业银行近几年稳健业绩的背后,部分挑战仍存。在银行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主流中,兴业银行放下规模情怀,对外加强风控,对内提升经营效率,同时积极回报投资者,并获得险资等长期资本青睐。副行长杨柳正式加入后,其政府及金融资管背景有助于兴业银行进一步向前转型“商行+投行”模式,整合同业资源更好切入财富管理领域,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