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

“好房子”国标正式实施,五一假期选房必看!

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5-05-06 15:51:06

(原标题:“好房子”国标正式实施,五一假期选房必看!)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刘新歌

对国人而言,房子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稳定生活与美好未来的寄托。因此,每逢节假日,看房、买房成了很多人的“例牌菜”。

今年“五一”小长假,有购房意向的消费者有新的“功课”要做。5月1日,由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正式实施,“好房子”有了明确的指标和底线。新《规范》的落地实施,将对新房和二手房的价值评估产生深远影响。“好房子”的具体指标、未来怎样的房子更有价值、如何选房子等问题,是新“国标”下消费者需要重点关注、考虑的内容。

“好房子”的硬指标

当下,国内房地产市场正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住房需求也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这是房地产行业经历20多年快速发展后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

近两年,围绕“好房子”的呼声和讨论愈发热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好房子”,4月25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首次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新《规范》则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维度,以及层高、隔音效果、智能化、适老化设施等多个方面,对住宅进行了全面规范,让“好房子”有了明确且可操作的指标,2025年因此被称为“好房子”元年。

具体来说,新《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低于2.6米。四层及以上或最高层楼面距地面高度超过9米的住宅,每单元至少配1台电梯;12层及以上或最高层楼面距地面高度超过33米的住宅,每单元至少配2台电梯。此外,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升为“不大于65分贝”,以有效减少邻里噪声干扰。

新《规范》也对适老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出要求。如每个单元至少应要1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户门、卧室门、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分别提升至不窄于0.9米、0.8米和0.7米,卫生间装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方便搀扶老人进出或坐轮椅进出;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要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住宅配备智能家居系统等。

《消费者报道》记者注意到,与2011年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相比,新《规范》在上述四个维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住宅从单纯的居住空间向高品质生活空间转变。这将重塑房地产及其产业链竞争格局,带动行业从“拼规模、拼速度”转向“拼品质、拼服务”。

                       

                       

眼下,“好房子”建设已成为部分房企的目标。如越秀地产于今年3月提出“品质、温度、智慧、成长”的“4×4好产品理念”,涵盖设计、质量、功能、绿色科技、人文关怀和社区服务等方面。龙湖集团2024年就在上海市、合肥市等多地打造了多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以其合肥某项目为例,项目采用被动节能、主动节能等设计降低了建筑能耗,实现健康、绿色的建造目标。

不同开发商对“好房子”的侧重点有明显差异,也有不少房企开始在得房率上“卷”产品力。此前,起码20%的高公摊比例一直让消费者“有苦难言”,但近两年100%甚至更高得房率开始出现在新推房源中。以广州楼市的新项目为例,2024年底开盘的南沙招商林屿境得房率达到140%,今年3月“上新”的珠江·天河都荟得房率为120%。

一直以来,高公摊面积、邻里噪音、卫生间串味、墙体渗漏和开裂等问题,是降低家居生活幸福感乃至引起邻里矛盾的主要原因,新《规范》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指标和指引。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规范》将激发人们改善住房的愿望,促进换房需求。“新《规范》发布后,相当于把住房消费的底线标准拉高了,标准更高的产品供给会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换房需求。同时,这也会让市场上的产品供给更加多元多样,可供选择余地更大。”

新《规范》下如何选房

据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今年4月1日-4月27日,广州开发商纷纷把原计划“五一”推售的营销活动提前了,预计推货量达2252套,同比增幅超121%,全市累计有16个项目计划在“五一”前“抢跑”入市。

这透露了房企对广州市场的重视和期待,也显示了其抢占市场份额的迫切。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对《消费者报道》记者称,4月份成交情况不算太理想,短期内市场上的观望情绪还比较浓。

据悉,新《规范》公布后,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担忧的声音:意向购房者担心新房价格会上涨,二手房业主则担心二手房价格会受到冲击,尤其是那些不符合新《规范》的二手住宅。

但在黄韬看来,房子的价格是地段、设计、配套、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综合价值的体现,新《规范》并非唯一重要的价值标准,相关指标也并不是“好房子”的标准,而是未来住宅发展的基本要求、“标配”。“随着科技进步、材料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建造高品质的住宅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在新《规范》出台之前,市面上已有部分符合“好房子”标准的产品,如广州的部分豪宅项目。在新《规范》及部分城市已经发布的“好房子”建设相关标准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好房子”会放量入市。

黄韬认为,新《规范》只是为“好房子”划定了底线,所谓的好房子更应该从不同层面购房者的角度去衡量,要能解决购房者的真正痛点,即不仅要买得起,还要住得舒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就行了,没必要追求所谓的‘高大上’。”黄韬建议道。

住房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也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并不会因新《规范》的出台而出现简单的两极分化。例如,刚需购房者或更关注价格和基本功能,改善型购房者则更注重品质和配套。反映在二手房市场,层高不足、无电梯、得房率低的“老破小”或面临贬值压力,但学区房、地铁房等具有特殊属性的二手房房源,其价格抗压性和需求刚性仍然强劲。

部分二手房还有望通过城市更新改造获得“新生”。今年3月,住建部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将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同策研究院认为,这意味着2000年以前的二手房通过城市更新项目的改造向好房子的标准靠拢,如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安全提升等。对二手房做二次改造,能让部分二手房具备好房子的部分品质,提升了产品价值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拉回部分市场需求。因此,好房子标准的落地对二手房亦有积极影响。

可以预见,在新《规范》的标准下,众多房企开始更加注重产品力,普通消费者将在这轮结构性周期里拥有更多选择权和议价权,从而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未来,购房友好时代即将来临。

fund

企查查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