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山东金融监管局辖区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支局关键作用 高效助力小微融资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5-06 13:09:00

(原标题:山东金融监管局辖区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支局关键作用 高效助力小微融资)

编者按:小微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为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持续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中国网财经特推出《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专栏,对“协调工作机制”的运转及成效进行持续跟踪与报道。

作者:山东金融监管局

山东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区各监管支局以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四新”工程为指引,聚焦普惠金融“主战场”,切实履行县域金融监管职责,在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和推动县域“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发挥新优势、释放新动能,切实将“四级垂管”优势转化为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效能。截至2025年3月末,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407.72万户,纳入“推荐清单”26.56万户,已有23.22万户获得贷款7396.98亿元、获贷率87.44%。

一、健全机制,担当作为,做区县专班的“主心骨”

聚焦区县协调机制快速落地,各监管支局发挥四级联动优势,有效协同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力调动金融资源,在区县协调机制建立运行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形成上下贯通、责任清晰、有效衔接的工作格局。

(一)推动工作机制快速落地。国家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山东金融监管局第一时间传达会议精神并下发预备通知,各监管支局按照通知要求迅速行动,主动向区县党委政府汇报,联动发改部门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要求。如,郯城监管支局推动建立1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1个专班办公室和走访摸排、融资支持、宣传宣讲、统计分析4个小组,形成“1+1+4”责任传导体系;寿光监管支局推动在协调机制下搭建起“信息共享、清单共审、经验共通、难题共解”的“四共”交流平台。

(二)协调金融力量全面参与。辖区92家监管支局均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举全局之力参与。指导区县银行机构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集中业务骨干,配齐配强走访队伍,从前期摸排、数据审核、清单推荐到融资授信、资金发放全程参与。选派218名监管支局精干力量参与专班集中办公,东阿等多家监管支局为专班提供集中办公场所,宁阳监管支局等还专门设立普惠金融洽谈室,实现集中办公的同时为来访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和业务咨询服务。

(三)系统高效部署工作任务。各监管支局联合发改部门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等系列会议,开展政策解读,提出具体要求,推动辖区各乡镇、街道、银行机构迅速启动、高效落实。搭建工作联系机制,促进形成政银双方、县乡两级横纵协同的工作格局。如,台儿庄监管支局先后召开部署会、推进会、政策培训会等6次,向金融机构详细解读政策细节、工作要求。

 二、加强协调,深入推进,做走访对接的“排头兵”

聚焦摸排走访工作科学统筹和有序推进,各监管支局发挥“三基协同”优势,全面深度协同基层力量,畅通企业清单获取路径,制定完善工作标准,打造“多层次、广覆盖、效率高、可持续”的政银携手走访路径。

(一)深度获取目标清单。各监管支局依托市场监管部门在册数据,剔除僵尸、空壳企业,获取全量小微企业清单,确保走访摸排全覆盖。依托区县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筛选各行业和领域的优质企业,并结合当地优势产业,梳理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园区等相关上下游企业。组织银行机构梳理客户名单并向区县协调机制推荐,纳入走访范围。如,沂源监管支局联合发改、税务等部门综合考虑企业类别、经营情况、税务评级等要素,提取走访企业名单。

(二)科学组织走访摸排。各监管支局指导银行机构选派人员参与区县摸排走访,并充分发挥银行机构挂职“金融镇长”“金融村长”作用,同步调动省“四进”工作队、省市县驻村第一书记、社区“网格员”、“企业服务专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等各方力量,推动银行与乡镇街道结对组成走访小组,开展全覆盖、立体式、网格化走访。如,平阴监管支局联合发改部门,根据小微企业名单制定《金融服务网格化推进表》,引导一家银行结对一个镇街(园区),开展全面精准摸排走访。

(三)完善走访工作标准。各监管支局联合发改部门对走访人员开展全方位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明确走访流程,解答常见问题。发挥金融专业特长,协助区县制定走访人员入户工作标准,编写《惠企明白纸》《致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一封信》等,提升走访规范化、科学化、便利化水平。如,文登监管支局从4家城乡网点多、覆盖面广的银行机构遴选5名信贷业务知识培训师,面向100余名专班走访人员举办“千企万户大走访”岗前培训。

 三、细化要求,紧盯落实,做提质增效的“引领者”

聚焦融资对接“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各监管支局发挥监管引领优势,指导银行机构细化贷前审核、贷中对接、贷后辅导,推动实现清单审核把关到位、信贷资金供给到位、融资堵点辅导到位。

(一)做实清单审核工作。山东金融监管局结合辖区实际,细化“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5项标准,形成“10项支持7项尽职”,指导区县进一步明确“两张清单”审核标准。各监管支局协同辖区银行机构充分参与清单审核,完善审核标准,提升清单质量,确保成熟一批、推荐一批。如,桓台监管支局成立桓台县银行机构“申报清单”审核工作组,抽调8家银行实行值班制运转模式,保障“推荐清单”顺利高质量形成。

(二)提升融资对接效率。对区县融资对接提出“1日受理,受理后2日内开展尽调,尽调后1日内反馈,符合条件的30日内签订合同并及时落地业务”的工作原则,推动区县银行机构高效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打造融资服务“加速度”。各监管支局积极推动搭建常态化融资对接平台,通过举办各类政银企对接会、民营企业座谈会、银企联谊会等形式,增进政银企三方交流互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如,莒县监管支局指导银行机构联合各乡镇和工信、交通等部门举办“一镇一业”产业融资对接会,以差异化融资产品适配多样化融资需求。

(三)建立健全“联合会诊”机制。山东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建立“联合会诊”机制,明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协商解决-跟踪辅导-经验共享”五步工作法,针对申报清单内未纳入推荐清单、推荐清单内未获得授信两类企业,由区县协调机制牵头人定期召集多部门联合会商,对企业提出帮扶建议并跟踪辅导。各监管支局协助区县协调机制认真梳理企业问题清单,提出帮扶建议,并组织银行机构做好后续辅导对接。目前各区县已开展“联合会诊”433次,帮助2659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如,金乡监管支局推动构建以县工作专班为核心、12家银行为主体、N个政府部门为辅助且鼓励采取N种措施的“1+12+N”小微企业融资“联合会诊”模式,建立了拒绝授信企业问题台账和小微企业融资成功案例册,形成“会诊”案例库。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