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01 14:59:44
(原标题:破千亿!)
信用债ETF规模首破1000亿元大关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4月以来,全市场11只信用债ETF合计资金净流入超200亿元。目前,信用债ETF最新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1003.74亿元,相较去年年末540亿元的规模几乎翻倍。其中,海富通旗下短融ETF、城投债ETF和信用债ETF规模分别达到325.94亿元、161.86亿元和48.85亿元,三只产品合计规模已超536亿元,占比五成以上。 信用债ETF的迅猛发展,与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的发行上市密切相关。今年以来,信用债ETF获得超245亿元资金净流入,近七成来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其中,易方达公司债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超43亿元,暂居信用债ETF首位,目前该产品最新规模为73.13亿元。
据介绍,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主要跟踪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或深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成份券的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A级,且以中央国有企业等资质较好的发行人为主要发债主体,整体信用风险较低,能够更好地满足场内投资者对中低风险信用债的投资需求。 沪上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全市场信用债ETF规模快速增长,今年初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市场资金需求旺盛。信用债ETF在债券产品生态中不可或缺,从服务投资者角度看,ETF为个人及中小机构提供低门槛、高透明度的信用债投资渠道,极大丰富了投资选项。 北京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未来,一是进一步丰富信用债ETF的产品谱系,产品设计上可以推动实物申赎模式跨市场债券ETF等创新型产品的发展,细分领域上可以推动绿色债、科创债等符合政策导向的信用债ETF的发展;二是推动信用债ETF联接基金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场外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普及信用债ETF特性,提升市场参与度。 债券市场牛市基础不变 对于信用债后市,海富通基金表示,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变化,不确定性加大,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货币政策进入兑现阶段,资金面逐渐转松,市场配置力量增强。内需政策的对冲效果待观察,预计后续债市偏震荡。长期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升级阶段,内需复苏仍然偏弱,叠加外部压力加大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的定调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空间或大于2024年,债券市场牛市的基础不变,但波动会加大。信用债大概率跟随利率债延续牛市行情,高票息资产荒延续。不过考虑到当前信用债收益率的绝对水平已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预计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下降的空间或有限。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当前债市虽对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有一定抢跑,但幅度不及去年底至今年初。基本面决定了债市方向依然有利,逢调整买入思路不变。信息复杂多变叠加行情演绎快,尽量左侧着手。4月底之前利率维持窄幅震荡,节奏上,预计5、6月波动增加,有向下突破前低的可能。打破均衡的触发剂可能在于经济数据、货币政策、资金面,但整体空间有限。波动空间小且略偏强的情况下适合把握票息机会,信用债相对性价比略好。组合上建议以存单+3年左右的二永债、城投债+长久期地方债、政金债等为主,高等级主体可以适度拉长久期。 “信用债估值回升后配置价值有所凸显。”华福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认为,目前来看信用债收益率处于2022年以来的分位数不高,长端在10%左右,而信用债利差则相对处于高位,如2年期AAA城投债所处历史分位点为42%。目前经济受抢出口、消费提振等影响,基本面态势相对不错,短期内资金面可能维持紧平衡。后续可关注二季度关税可能的冲击、内需政策、货币政策、股市走势以及债券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