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4-27 18:01:07
(原标题:第137届广交会爆火!5本书,助你看懂贸易背后的硬核实力|思维品书)
“贸易是打破偏见的最佳方式。”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这句洞见,在第137届广交会的人潮中得到生动印证。当全球客商在展台前驻足洽谈,当中国制造的智能设备与传统手工艺品一同亮相,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商贸盛会,正以鲜活的场景诠释着贸易如何跨越国界、连接世界。而中国一季度进出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的成绩单,更是向全球宣告着东方贸易力量的蓬勃生机。
当前的全球贸易版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云变幻。就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下,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条、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不断升级的创新动能,不仅稳住了自身发展的基本盘,更以超预期的贸易韧性,成为全球经济动荡中的定海神针。
而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经济密码?今天《思维品书》精心挑选了5本好书,不如让我们带着这些追问,去这些经典著作中寻找答案,解锁全球贸易浪潮下中国力量崛起的深层奥秘!
《变量6:宏观世界奇遇记》
作者:何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变量6》是由何帆老师所著的一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
书中深入剖析了增长、通胀、货币、财政、就业五大经济要素,巧妙地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融会贯通。通过鲜活的案例,作者生动地诠释了经济的发展与困惑,并分享了他对经济周期的深刻认知与独到见解。总之,这是一部易读、易懂且易引人深思的经济学著作。
这本书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宏观经济的解读,一个是平凡人物的命运。你会在每一章看到平凡人物的出场,读到他们的激情与沮丧。你也会在每一章看到对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讨论,读到围绕着它们的反驳和猜想。这两个主题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宛如DNA 的双螺旋结构。
《天下格局》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岳麓书社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天下国家”体制,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第二方面是从轴心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延展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近代以来中国被深度卷人世界贸易体系以后两种文明的互动。
第三方面是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全球化”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许先生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经济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他还指出,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世界大同”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贸易打造的世界》
作者:美 彭慕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贸易如何兴起?以什么方式传播?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个体命运?贸易常常给全球化和商品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突变,新观念革命都与贸易相关。贸易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联结在一起,促成了全球化,同时也改变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贸易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世界史。
本书以“贸易”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从市场的形成、运输手段、移植、现代市场、世界贸易工业化及去工业化等方面论述了贸易与法律、文化、革命、技术科技等等之间的关系,并描绘出一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画卷。
本书由彭慕兰与托皮克在《世界贸易杂志》(World Trade Magazine)写给读者的小文章精心编选、集结而成。彭慕兰精通中国史、东亚史,托皮克精通拉美史,本书综汇了他们蕞新的研究成果,如书中对什么时候由商人发动战争效率蕞高、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最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等问题,都提供了别具洞见的答案。语言风趣生动,引人入胜。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常销20余年。第4版增订了近10万字内容,译文也经全面修订,新增章节主要涉及印度洋商品回路、罪恶税、烟草、世界史浪潮、早期旅行家、谷物、口香糖、勤劳革命、稀土金属等当下热门话题。
《国际贸易》
作者:保罗·R.克鲁格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它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在内容上既包含了国际经济学的进展,又重视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核心的传统理论与见解。国际经济学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部分,本书是国际贸易部分。
本书特色: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读者不需要具备广泛的经济学背景,只要学过经济学原理,就很容易理解。
广泛使用案例,并加入了大量专栏和图表,内容的可读性强。每章后面均附有各种形式的习题,有助于读者进行测试和加深理解。
《供应链攻防战》
作者:林雪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供应链的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20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的全球供应链变革,是全球化的关键动作。产品以小颗粒度进行拆分,分布到全球生产性价比高的国家和地区。这些部件重新组装成型,在全球售卖,大大压低了产品成本,也大大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收益。全球生产能力转移组合,重新确立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和地位。今天的供应链随着受益国家对未来设计的冲突,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脱钩”“制造业回流”“安全的第二选择”等话题,正在深入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
林雪萍先生接触产业20余年,每年深度走访数十家企业,覆盖了供应链链主与链条上不起眼的环节。既有对供应链的一线认知,也有全景的思考框架。这本书从全球制造业的变化切入,结合国际政治和疫情后的新局势,援引大量供应链企业的案例,分析供应链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深度解读了当今时代格局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的角色,并对未来发展做出推演与展望。作者在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观测模型,以此判断企业和国家供应链的韧性和抗打击能力。
作者在专业高墙之外,将这套“隐形操作系统”呈现出来。无论是对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投资操盘者,还是对大众读者而言,这本书的理性、博识和细节,都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投资者网
2025-04-28
投资者网
2025-04-28
投资者网
2025-04-28
投资者网
2025-04-27
投资者网
2025-04-27
投资者网
2025-04-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