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Manus母公司被爆完成超5亿元融资,通用智能体赛道再掀狂潮!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5 21:10:00

(原标题:Manus母公司被爆完成超5亿元融资,通用智能体赛道再掀狂潮!)

极致的“套壳”也能产生价值,引爆智能体浪潮的Manus传来融资新进展。

据彭博社今日报道,Manus的母公司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于近日完成7500万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较此前跃升至近5亿美元(约合36.6亿元人民币),实现约5倍增长。本轮融资由硅谷知名风投Benchmark领投,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美国、日本及中东等国际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新一轮融资或将助力Manus改善因服务器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使用存在较多限制的状况,同时也将为其加速进军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智能体“引爆者”又获新融资

今年3月初,Manus以“全球首个通用AI Agent(智能体)”的称号横空出世,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与传统AI助手不同,Manus能够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比如帮助用户筛选简历、分析股票、制作PPT与短视频等。由于Manus处于内测阶段,只有获得邀请码的用户才能亲手体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Manus邀请码的价格被炒到高达5万元。

Manus的出现,让智能体成为推理模型后的下一个技术爆发点,拉开了AI智能体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序幕。这也使得Manus的母公司蝴蝶效应进入人们的视野。

蝴蝶效应成立于2022年,在Manus之前主要主导开发AI浏览器插件Monica。今年3月,Manus创始人兼CEO肖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蝴蝶效应共完成两轮融资,总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第一轮投资人是真格基金,第二轮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腾讯、真格基金和王慧文。两轮融资后,蝴蝶效应的估值达到1亿美元。

3月28日,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蝴蝶效应正以5亿美元估值寻求新一轮融资。今日,据彭博社报道,蝴蝶效应已于近日完成规模为75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硅谷风投公司Benchmark领投,此次融资也让公司的估值提升至近5亿美元,是此前的约5倍。据了解,本轮融资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美国、日本及中东等国际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Benchmark作为硅谷知名的投资机构,此前曾投资过eBay、Twitter、Uber、Instagram、Snapchat等多个成功的案例。此次押注Manus,显示了其对Manus的看好。

Manus自推出后受到许多用户的欢迎。由于每项任务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Manus一直以限制邀请码的方式限制用户的数量,邀请码“一码难求”,等待及排队名单据悉已经超过260万人。业内人士分析,新一轮融资或将助力Manus改善因服务器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使用存在较多限制的状况,同时也将为其加速进军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赞誉与质疑并存,智能体赛道正火

Manus自推出以来,就一直享受着赞誉,也承受着质疑。

在有些人看来,Manus的优势在于产品化,通过Multi-Agent(多智能体)的系统,集合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及相关工具,将其协同整合成一个易用的工具,将AI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生产力。质疑者则认为,Manus是一个“套壳”产品、缺乏底层技术的创新及壁垒,随着各大模型厂商切入智能体赛道,Manus的能力可能会被模型厂商直接覆盖掉。

但Manus团队对于“套壳”的质疑怀着坦诚和开放的态度,Manus首席科学家季逸超曾回应称,“极致的套壳就是胜利”,并在社交平台表示,Manus使用了美国AI初创公司Anthropic的Claude大模型和不同的阿里千问大模型的微调模型开发。

由于主要基于Claude大模型的底层能力,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Manus平均每项任务要向Anthropic支付2美元,在推出后的前两周内仅在Claude模型的使用上就烧掉了超过100万美元。为平衡高额成本,Manus已推出订阅服务,月费为39美元,高级版本为199美元。

此外,今年3月11日,Manus还对外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功能,两家技术团队正紧密协作,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打造更具创造力的通用智能体产品。

尽管存在“套壳”的质疑,但是Manus的火爆确实证明了一款好用的通用智能体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Manus点燃这一赛道后,各家厂商也争相布局智能体。比如,字节前不久对标Manus推出了通用智能体协同平台“扣子空间”。今日,百度在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多智能体协作应用“心响”,主打让用户实现“一句话解决复杂任务”。

除了大厂以外,最近刚刚开启IPO流程的AI独角兽智谱也是国内最早布局AI智能体的玩家之一。今年3月31日,智谱在中关村论坛上正式发布全新智能体AutoGLM沉思。AutoGLM沉思不仅具备深度研究能力,还能实现实际操作,推动智能体进入“边想边干”的阶段。记者了解到,智谱押注智能体作为下一个技术爆发点,并将战略聚焦Agentic GLM的研发,以推动智能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Manus引燃智能体热潮后,越来越多的模型厂商相继跟进,推动智能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字节“扣子空间”、百度“心响”的相继上线,通用智能体赛道已从“创业公司试水”进入“各路玩家混战”的阶段。由于智能体工具主要依赖于底层模型能力及工具链整合能力,在模型开源渐成趋势的环境下,行业可能会迎来同质化竞争的挑战。

校对:王蔚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