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解锁中工国际业绩增长密码:2024年经营“稳中求进” “一体两翼”格局初显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5 19:41:31

(原标题:解锁中工国际业绩增长密码:2024年经营“稳中求进” “一体两翼”格局初显)

超122亿元营收,3.62亿元的净利润规模,这是中工国际4月25日向市场交出的2024年成绩单。这份成绩单不仅意味着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逐步实现落地,而且折射出公司用发展韧性守住基本盘,在战略转型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拆解中工国际实现业绩“稳中求进”的密码,在于准确地识变、应变、求变。公司立足新市场布局、新细分赛道和新资源配置的“三新”定位,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开辟新赛道,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了业务转型升级,也推动了融合发展,这成为公司打开高质量韧性发展之锁的密钥。

2025年一季度,中工国际境内外新签合同额合计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6%。重点区域项目连续生效,一些重大项目完成里程碑节点。今年公司又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值得期待。 

海外业务规模逆势增长 

海外工程业务规模逆势增长,成为中工国际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合计3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4%,国际工程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新签重要合同13个,累计新签合同额2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2%;生效合同额11.54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工国际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

在中工国际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现场,一座座高大设备架起,原油处理设施运行平稳,中央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着各类数据。去年4月,“油包”项目较原定工期提前3天投产,创出伊拉克同类项目最短工期纪录;去年底,天然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再度顺利进气投产,较合同工期提前15天,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零社会安全责任事件的“四零目标”。

这是中工国际首次进入油田地面工程领域的“拓荒式”项目。相比于交通设施、房屋建筑等传统业务,油气工程专业化程度高、项目体量大、竞争尚未白热化。从目前来看,中工国际已经将伊拉克九区项目打造成通往蓝海市场的新名片。

该项目只是中工国际海外工程项目的代表作之一。在2024年年报中,中工国际披露了多个重大在执行重点项目。除了伊拉克油气田外,还包括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年产 50万吨纯碱厂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项目、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等。

与此同步推进的是,中工国际所属中国中元、北起院等,也在同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将海外业务打造成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海外市场业务规模的扩张,成为中工国际穿越周期、寻得增量的重要路径。中工国际通过开辟新的支柱市场和主力国别,在海外市场持续打造差异化、专业化的竞争优势,形成业务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从目前披露情况来看,海外业务增量依然是中工国际未来业务推进的重要引擎。今年1月初,中工国际收到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A标段)预付款,随后A标段融资落实。至此,总金额达35亿人民币的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全部标段融资均已落实,项目整体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中工国际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

此外,涉及咨询业务调整业务结构、保持稳健步伐;装备制造业务利润规模提升;环保税务投建营业务资产规模快速提高等等,都成为锻造中工国际运营韧性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中工国际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以本部国际化经营能力、海外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和融资优势为“一体”,与所属中元国际设计咨询和北起院先进制造装备研发与制造优势为“两翼”,协同发力,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支撑的双循环。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董事长王博在致辞时明确,公司“一体两翼”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专业工程的“科技范儿”

科技显性化,成为中工国际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中工国际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其丰富的资质资源和技术实力上。从年报披露来看,公司在海外建设了百余个交钥匙总承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及下属公司共有10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中国中元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多项顶级资质,北起院在客运索道、起重机械等领域技术领先,其“客运脱挂架空索道”入选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报告期内,公司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6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90项,授权专利111项,科技驱动优势显著。

(北起院山东烟台蓬莱阁索道)

去年,由北起院设计实施的我国首条永磁直驱国产脱挂索道山东烟台蓬莱阁索道通过验收,牵头起草的两项起重机国际标准也得到ISO批准发布,并新增获批了两个机械行业创业平台。截至去年底,中工国际全系统已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也是中工国际科技特征凸显的重要维度。去年,中工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8.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到7%以上。这得益于公司以发展前瞻性新兴产业为主线,以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点,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等产业的重点发力。 

2025年“韧性发展”

2025年被中工国际定义为“韧性发展”年。坚持稳中求进、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依然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从昨日同步披露的一季报来看,营业收入为21.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7亿元增长12.17%。海外新签合同额为6.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5%,生效合同额6.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7%。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项目雄安院区)

以前今年两月为例,在机构投资者的电话交流会议上,公司表示,1—2月开局良好,国内外多个项目实现“开门红”。

在海外,圭亚那、尼加拉瓜等国别,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新签了圭亚那德梅拉拉医院项目、尼加拉瓜桑迪诺港服务能力升级项目等项目;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建设项目(A标段)收到预付款,项目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在国内,公司所属中国中元承接了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等多个项目,所属北起院设计制造的多条索道顺利验收,助力文旅产业升级。目前北起院在国内已建成各种类型索道600余条,其中脱挂索道144条,滑雪脱挂索道57条,服务国内知名滑雪场。

部分项目已经成为今年运营的经营亮点。公司医疗建设品牌影响力日趋扩大。2025年开年以来,中工国际持续签约五个海外医疗项目,总额超过4亿美元。“中元设计、中工总包+融资”已经形成开发阶段的竞争优势和执行阶段的专业化优势,内部协同效应持续释放。装备制造业务拓展新市场布局。在本部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加持下,北起院作为国内领先的索道装备企业,与日本广野株式会社合作,共同拓展日本索道市场,助力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

中工国际董事长王博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工国际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海外市场开发能力,巩固在医疗康养、现代物流、能源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以“创造中国工程价值,建设人类美化生活”为使命,不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券商中国

2025-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