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吾财讯
2025-04-25 19:28:42
(原标题:【热门行业】政策暖风频吹: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行时)
金吾财讯 | 4月25日港股开盘后,内房股板块呈现强势上涨态势。截至午间收盘,金辉控股(09993)涨幅达43.08%,融信中国(03301)上涨17%,绿城中国(03900)、旭辉控股集团(00884)、融创中国(01918)等头部房企股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扬。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集体走强与今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存在密切关联。
资本市场率先响应政策预期
历史数据显示,今年2月28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当周,内房板块单周涨幅已超过11%。市场资金正围绕政策动向展开新一轮博弈,尽管本次会议公报未出现超预期表述,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等提法,仍被解读为政策连续性的重要信号。
截至今日收市,内房板块涨幅悉数收窄,金辉控股涨29.33%,融信中国涨6.84%,远洋集团(03377)涨5.81%,碧桂园(02007)涨1.15%,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涨1.13%。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修复态势。从价格指数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2.8%(前值3.0%),环比微涨0.1%;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升,上涨0.2%。细分城市表现分化明显:上海、深圳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和0.1%,北京、广州则小幅回落;二手房市场中,北京(+0.5%)、上海(+0.4%)、深圳(+0.3%)领涨,广州下降0.2%。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价格回暖,3月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显著。但房企投资端仍显谨慎,一季度新开工面积延续下行趋势,反映市场仍处于库存消化阶段。该机构预测,随着政策效应显现,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将率先企稳,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稳房价与消费复苏的传导机制
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占比高达65%-70%。这种资产结构决定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深远影响。根据"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资产价格下跌会导致家庭部门优先选择债务偿还而非消费支出,从而形成负向循环。因此,稳定房价不仅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举措,更是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重建消费信心的必要条件。
专家强调,稳房价与促消费之间存在"房价稳→资产稳→预期稳→消费增"的内在逻辑链。在房价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居民储蓄意愿增强,消费倾向下降,即便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也难以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唯有通过长效机制保障房价平稳运行,才能真正激活居民消费潜能,推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政策组合拳构筑市场底部
自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来,政策基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202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标志着政策重心从单纯调控转向供需双向调节。近期密集出台的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房贷利率下调等措施,正形成多维度托底效应。2024年9月26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政策重大转向。此后,“防范风险”、“平稳市场”、“止跌回稳”、 “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等表述悉数出炉。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投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度趋于积极。花旗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是战略性布局内房股的窗口期,预计未来两年行业将呈现ROE回升与估值修复的双重机遇。该行特别看好一线城市的市场韧性,认为核心城市房价将在2025年后逐步企稳,带动行业盈利预期改善。
未来展望与投资策略
展望后市,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自发调整的共振效应值得期待。一方面,"三大工程"持续推进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房企通过资产周转率优化和定价策略调整,有望逐步改善盈利状况。机构建议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是具备优质土储和财务稳健的龙头房企;二是深耕核心都市圈的区域性开发企业。
在此过程中,政策执行力度与市场预期管理将成为关键变量。随着"保交楼"专项借款加速落地、房企融资渠道逐步疏通,市场信心有望得到实质性修复。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政策脉络、甄选优质标的,或可在行业洗牌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4-25
智通财经
2025-04-25
子弹财经
2025-04-25
智通财经
2025-04-25
银柿财经
2025-04-25
和讯财经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