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热门行业】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 工信部支持国内牵头制定超100项国际标准

来源:金吾财讯

2025-04-23 13:58:10

(原标题:【热门行业】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 工信部支持国内牵头制定超100项国际标准)

金吾财讯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提出以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强化标准对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

文件明确,今年将围绕新兴产业、安全底线、全球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制定多项量化目标,包括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10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支持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国际标准超100项,全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至88%。

文件提出,将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前瞻布局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在传统产业领域,重点推进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工艺优化与新技术标准建设;在优势产业领域,加快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的分级分类标准制定,推动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此外,明确推进5G轻量化、5G毫米波、天通卫星终端等智能终端标准,完善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体系。

为强化产业安全,工信部将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围绕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组织编制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儿童手表等强制性安全标准。同时,加强标准实施后的跟踪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在国际化方面,文件提出支持国内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100项以上国际标准,推动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至88%。重点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机构的技术合作,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国际标准贡献。此外,工信部将建立ITU-T国内管理机制,强化国际标准文稿的国内审查力度,提升中国技术方案的全球影响力。

文件强调以标准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加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标准研制,探索“人工智能+标准化”应用,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绿色低碳领域,落实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碳足迹核算规则、清洁低碳氢应用等标准,分行业修订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推进节水、固废综合利用等资源节约标准制定。

工信部将升级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新增标准宣贯专栏并严控标准制定周期,要求新增行业标准制定周期控制在12个月以内。同时,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考核评价,开展ITU-T标准国际化专题培训,完善标准化人才梯队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早前表示,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在于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新型工业化“新”在“新的生产要素、新的效率与安全、新的组织形态、新的约束条件”。

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新质生产力原则。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质优,创新驱动是主要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作为核心标志,绿色发展是内在属性。当前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此次标准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主动布局,也是破解“大而不强”产业困境的关键举措。当标准逐步落地,中国制造业或将迎来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跃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