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栋伟专栏
2025-04-22 12:33:54
(原标题:京东和刘强东在焦虑什么?)
东哥又和京东的兄弟端起酒杯了。
4月21日下午,京东创始人、董事长刘强东,穿起了“京东外卖”的外套,亲自送了几单外卖。
晚上,东哥和十几个外卖小哥一起吃着火锅,没唱歌。
这一刻,心情不错。
这距离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快递,过去了十一年。
而距离大强子怒斥“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过去了仅仅一年。
创始人返场,一般在商界被认为是面对复杂局面或重大形势,接班团队无法充分胜任时的无奈之举。这在其他知名企业也时有所见,并非个例。
只是,京东和大强子,在焦虑什么,需要年过半百的东哥亲自返场呢?
一、增收不增利
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有三种:技术领先、流程卓越、客户至上。
技术领先:英伟达、华为等硬核企业,以技术研发和工程能力安身立命;
流程卓越:亚马逊、拼多多等电商企业,以高度数字化和组织化实现高效运转;
客户至上:苹果、腾讯等消费体验企业,以快速把握和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高利润复购。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2024年度财报陆续出炉,京东和刘强东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
在GMV第一的规模之下,京东实际上盈利能力很低。
$京东集团-SW(HK|09618)$$京东(NASDAQ|JD)$
以图表里最后一位的携程对比,其利润率为 32%,电商同行的拼多多为 28%,就连唯品会都有7%
——而京东集团的利润率只有 3.5%
——京东的低利润率,体现出其在“流程”上并不“卓越”
刘强东率领的京东,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互联网企业的优等生,尤其在家电行业取得“超苏赶美”的胜利以后,是绝对的B2C电商王者。
然而,自拼多多崛起以后,行业里原本以为的“猫狗争霸”双寡头局面崩塌,京东在价格和服务两条战线上都陆续心智不稳,出现战略反复摇摆。
从CFO出身的许冉接任CEO来看,京东表达了对财务数据表现的重视。
但就2024年这个3.5%的结果来看,显然是到了创始人亲自返场的时刻。
二、存在感缺失
2018年,刘强东首次亮相全国两会。
当时的刘强东风光无限,表示新时代更强调“正道成功”,还给年轻企业家提醒“千万不要是企业成功了,钱赚了,结果到头因为违法犯罪,人进牢里去了,老婆孩子带着钱跟别人过了,那就悲剧了。”
当时的刘强东可以说是人人敬仰的“成功企业家”,他“白手起家”、“朴实坚韧”、“积极正能量”,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企业家楷模”,是底层人奋斗成功的曙光,是上万京东快递员的“东哥”……
在60、70、80的企业家心目里,社会认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商业财富的重要性。
大强子叱咤江湖时的大哥们,如马云、马化腾、雷军等持续保持社会存在感,尤其是曾经在中关村熟识的雷军,已经化身雷神雷总军军,在微博江湖上挥洒方遒。
这几年,随着社交媒体日渐主流,创始人IP带动企业业绩的打法,在小米雷军、华为余承东、新能源汽车圈等引领下愈发成熟,已经是“二两拨千斤”的市场必需战术。
然而,曾经在微博上战天斗地,指东打西的东哥,在这个时期偃旗息鼓。
尤其令人难堪的是,2025年初的这场重要大会,科技大佬精英齐聚,马爸爸作为商业教父回归了不说,竟然王兴这样送外卖的小字辈,都成了座上宾。
$美团-WR(HK|83690)$
东哥要再不露几手,恐怕江湖就得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了。
对了,“饭否”就是王兴在美团之前创办的。
三、只有战术勤奋还不够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人都熟知这句管理学箴言,实际上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在前期取得巨大成就的科技企业。
在战略上最勤奋的,比如字节跳动(抖音)、腾讯、拼多多、小米、美团等企业,都是持续向好。
而战略上摇摆混乱的,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巨擘,再好的公关宣传也难掩颓势。
如今,阿里巴巴在新领导班子的战略指引下,也已经基本走出山头林立、各自为战的战术混乱局面,聚焦于云计算和电子商务双轮驱动,业绩改善指日可待。
——而京东,还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战略规划。
京东外卖,是一步很好的落子,看起来叙事宏大,实际投入并不高。
商家端,美团和饿了么充分培养教育了外卖意识和操作能力,无需开拓成本;
消费端,只要“多”“快”“好”“省”,都是一样的商家饭菜,在哪里下单没差别;
骑手端,可以给达达骑手创造新收入机会;
品宣端,京东一向喜欢线下布局,随处可见的各种合作门店就能可见一斑。有了满街的红色外套,东哥看着就心里舒服。
——最重要的,京东外卖在尝试打乱美团的即时零售战略节奏。
——只是,老大老三打架,苦了老二。
京东外卖之后,再打什么仗?
比如,要不要搞 京东搬家?——这同样是京东本身具备的物流能力,以及达达的调度能力。
京东游戏要不要搞?
毕竟腾讯、网易、米哈游、莉莉丝们好滋润。
反正都是流量生意,你看阿里巴巴的嘴上说不要,但实际上《三国志战略版》还是很吸金的。
比如,《我和东哥送外卖》《是兄弟就来下一单》都是很好的题材。
几百万的快递员、外卖员,起步就能把服务器支撑起来。
植入AR技术,用现实跑腿代替游戏里奔跑,这简直就是完美的《Pokmon GO》。
只是,这些吸眼球、够流量的战术安排,对电商零售这个基本盘的战略作用,还需要继续观察。
尾声: 有读者问,京东利润率3.5%,是不是说明东哥让利于民,自己少赚呢?
显然不是。
实际上,京东将利润率比较好的业务,比如 放贷、卖药之类的,分拆成京东金融、京东健康等等,陆续实现独立上市。
目前,大强子可能是手持上市公司最多的互联网大老板。
与其一分钱一分钱的卖东西,显然不如一镰刀一镰刀的卖股票。
在赚钱这件事儿上,东哥是擅长的。
巨潮WAVE
2025-04-22
市值观察SZGC
2025-04-22
天眼查
2025-04-22
格隆汇
2025-04-22
经理人杂志
2025-04-22
证券市场周刊
2025-04-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