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亮公司
2025-04-18 19:22:05
(原标题:龚虹嘉谈「杭州六小龙」:天使投资的成功有时需要漫不经心)
作者:MD
出品:明亮公司
4月18日,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和上海天使会联合主办的2025天使投资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上,嘉道私人资本董事长、海康威视天使投资人龚虹嘉与上海天使会会员陈姝婷进行了一场对谈。
在对谈中,龚虹嘉分享了他对于耐心资本、长期主义和成功的天使投资的思考。龚虹嘉谈及“杭州六小龙“为何在杭州出现时表示:“江浙确实活跃着一批专业知识不一定丰富,但是对某一些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口袋里有一些钱的老板。”
“老板不能太大了,太大的老板看不上这些事情,大多数情况是这些老板在各种场合接触,也不懂就漫不经心地投了一笔,太懂了就投不了这些事情——一想我认识的院士教授这个多了,我凭什么投你?一句话,就不投了。”龚虹嘉说,“有时候天使投资的成功需要漫不经心。”
公开信息显示,龚虹嘉于2001年以245万元投资海康威视(002415.SZ),持股49%,经历多次减持后,据海康威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龚虹嘉持有海康威视10.42%,持股部分对应市值约270亿元。
以下为对谈中龚虹嘉的发言(有删节)
谈天使投资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技术的发展是一波一波的,很多天使投资都是在社会技术迭代、技术转型过程中,涌现出我们眼中认为的一些机会。一波技术过去了你当时看好的项目,没有成功的概率也是蛮大的。这个时候天使投资人的做法,我从长期主义来说,一是对创始人的长期主义,你投他失败了,他过几天说龚老板现在什么新技术又来了。
一般正常人会认为一次两次可以,第三次就不行了,说你这是在忽悠我,这是正常人的心理。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看到,一次创业、二次创业、三次创业都失败,第四次成功的还是有不少并且第四次往往是大成。
据我所知,拼多多的黄峥就是失败过几次后,段永平他们觉得他能做一些事情,但没有找到适合他做的事情,让黄峥自己去想——当然我也是看资料——看到这些东西时我比你们会有更多的感慨,正常人失败过两次再投他,你自己内心会有很大的挣扎,这是对创始人的长期主义。
再有一个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没有闭环。他可能缺那么一个环节的东西没有人给他补上,再说最明显的,我们说的生物医药、创新药,一个机理的发现到一个药物的形成,它中间某个技术的环节还没成熟往往就难以成药,但一批批的科学家不断在揭示越来越多的东西,会使创始人把这个东西不断用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能做出一个安全性、有效性达到平衡的一款药品。就拿最早获批的细胞药CAR-T来说,从CAR-T最早机理结构的发现者到最后成药也经历了30年。
在美国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带有公益性质,二是富豪家族基金,三是政府不给你钱;中国也是一样,美国也是一样,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寻找民间基金,民间就是有带有慈善性质、公益性质的科技创新基金、家族基金必须要投一些出去的,多多少少总能获得一点,后面的人在他的基础上做。几十年后人们从这里找到具备使用价值成药的路径,这个也是长期主义。所以我讲了三个维度的长期主义。
谈耐心资本:看资金和机构属性、考核标准
……国有大平台的管理人、投资人也是都谈到这个问题,他们纷纷表态愿意做耐心资本。
一边他们要坐在台上的领导给他们配资,一边他们希望做耐心资本。我当时在想这些基金管理人他们有多大的资格说自己能做耐心资本?如果你的LP给你的钱,比如说就是7年甚至到10年,都是基金管理人的资金来源属性构成了能不能成为耐心资本。
我有资格说自己可以做耐心资本。因为我是我们家族的钱,很多基金(募)的钱只有5年,他怎么耐心15年呢?这是投资主体的属性决定的。
第二是考核标准。拉长了怎么考核,耐心、长期都得根据具体的政策环境来看,但中国社会确实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刚才我说的来自个人、家族,特别是过了几代的基金被动管理式必须要投资多少个这方面的项目,他有个任务会一直长期,否则还是不容易。
关于“长期短期”,现在十年叫短期,以前叫超长期,以前的基金七年最长“7+1+1”撑死再加个1,现在起步就10年了——人类发展越来越快,VC的退出越来越慢,所以对耐心资本很呼唤,我想可能是这个环境带来的。
天使投资成功有时候需要漫不经心
(关于从0到1)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记得社会上大多数对投资感兴趣的人从0到1是看硅谷很有名的天使投资人彼得·蒂尔写的那本《从0到1》,我也是他管的基金Founders Fund的LP,但回报一般般,当然也可能是周期不够,反正也十多年了。
他们在硅谷创造过从0到1或者对社会科技的进步,对社会文明进步带来很大推动的从0到1的创新。(投的)很多创始人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在学校都是读到大一大二他们就有像彼得·蒂尔这样的人给他们一笔钱——当然钱给得不多——像Facebook给了十万美元,还有佩奇他们做谷歌,也是教授写了一个十万二十万美元的支票。
再是离我们最近的Open AI。现在对我们的世界冲击最大AI大语言模型,Open AI是代表。Open 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也是一个学生毕业。他也没有找到太好的工作,后来到硅谷的孵化器(YC)当了几年总裁,有机会认识了马斯克和彼得·蒂尔。
马斯克(当时)觉得这小子很有想法,后来和蒂尔一商量,给了他10亿美元。中国有没有哪个投资人会给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只停留在夸夸其谈阶段的创始人10亿美元,别说10亿美,10亿人民币中国社会的创新力也不得了。比如DeepSeek,只是说他自己挣来了10个亿而已,找别人要不会有人给他,所以他就想办法从二级市场用量化投资的方式(赚钱)。它的那些量化工具还是我的公司(希施玛数据)卖给他的,我们查了下,他2015年买我们量化的建模、回测优化(工具),后来做了让世界震撼的DeepSeek。
像杭州六小龙大多数都没有创业背景,总有那么一个人称之为天使投资人愿意给他们那笔钱,最后他们也创造了我们眼中一些科技创新的神话。
包括宇树,一个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做出来的。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也借这个场合向这些具有天赋的、做出了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创始人的天使投资人致敬,他们这些投资人看似漫不经心地给了一笔钱,可能就催生了伟大的创业项目,催生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经常到很多地方去别人都要问我,龚老板你是天使投资人,你发大财也在杭州,为什么他们都在杭州?为什么六小龙都是在杭州?
这是很有趣的问题。在江浙确实活跃着一批专业知识不一定丰富,但是他们对某一些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口袋里有一些钱的老板。老板不能太大了,太大的老板看不上这些事情,大多数情况是这些老板在各种场合接触,也不懂就漫不经心地投了一笔,太懂了就投不了这些事情——一想我认识的院士教授这个多了,我凭什么投你?一句话,就不投了。
所以,有时候天使投资的成功需要漫不经心。
乐居财经
2025-04-24
乐居财经
2025-04-24
天眼查
2025-04-24
尺度财经
2025-04-24
乐居财经
2025-04-24
尺度商业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