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15 06:18:20
(原标题:超700亿元!)
【导读】公募开年以来分红超700亿元,同比大增逾四成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天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年初迄今,公募基金分红总金额已超700亿元,同比增长四成以上,债券基金和权益类指数基金派发“红包”的热情最高。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扎堆分红,体现出公募行业对监管导向的积极践行,也表明公募基金在市场震荡中仍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展望2025年,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公募基金有望再度迎来分红大年。
公募基金分红同比大增超四成 债券基金依然是绝对主力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呈现出一片火热态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按照红利发放日统计,年初以来共有1903只基金实施分红(各份额分开统计,下同),涉及124家基金管理人,分红总额达到724.69亿元。
与去年同期495.33亿元的分红总额相比,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金额增加46.3%,参与分红的基金数量增加近六成,这些数据显示出今年基金公司分红热情大幅升温。
谈及基金积极分红的原因,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基金分红的实施需满足一定的盈利条件,且分红政策和频率会根据基金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而有所差异。今年以来分红增多表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可能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关注或需要产品提供现金流,尤其是稳定的现金流,而基金管理人也努力通过基金分红匹配投资者这一需求,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此外,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鼓励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为基金分红奠定了基础。
从分红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基金依然是分红的主力军。年内债券基金分红金额合计为558.67亿元,在全部基金分红总额中占比接近八成。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分红415.18亿元,在各类型细分基金中位居首位。
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债券型基金能通过持有债券获取较为稳定的利息收入以及一定的资本利得。其投资标的的特性决定了收益的可预测性较强,现金流相对稳定,使得基金管理人有较为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分红。而且近两年债券走出牛市行情,也使得债券型基金具备较好的分红基础。
同时,在她看来,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往往更偏好稳健收益,对分红有较高预期,基金公司为满足这类投资者需求、维持良好客户关系并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倾向于将收益以分红形式回馈投资者。
主流指数基金分红给力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的分红浪潮中,指数基金也是主力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权益类基金的合计分红金额达到137.34亿元,其中,指数基金的分红总额为108.60亿元,接近权益类基金分红总额的八成。在年内分红10亿元以上的6只基金中,指数基金便占据了4席。
部分热门指数基金分红尤为“慷慨”。例如,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规模较大的老牌宽基及红利主题ETF产品分红金额居前;易方达上证50增强、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华安上证180ETF等分红力度同样可观。
分红已成为基金公司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年内分红频次较高的基金产品仍是红利主题基金。
比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万家中证红利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万家中证红利联接、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联接、中欧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广发中证红利ETF等年内分红次数均达到4次,在各类型产品中明显领先。
业内人士表示,在鼓励基金分红的政策引导下,特别是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分红的积极性明显上升。指数基金主要通过跟踪指数成份股获得收益,成份股的分红会直接转化为指数基金的分红收益,A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和比例持续上升,也为指数基金提供了更多的分红来源。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木鱼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