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4-02 09:53:01
(原标题:聊一个信息带来的思考,聊一个当下可行的选择)
声明:
文中可能会涉及个股,只是思路分享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代表买卖推荐,请保持独立思考。
黑白不建群,不私下主动联系读者,不开付费星球等付费社区。如果有人以我的名义向你收费请马上拉黑。
先聊一个消息带来的思考
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等公告,4家国有大行计划合计募资规模为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
建设银行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资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发行价格为9.27元/股。
中行同样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认购价格为6.05元/股。
交通银行本次发行股票数量计划募集资金总额1200亿元,发行价格定为8.71元/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有限公司。
邮储银行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1300亿元,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发行价格为6.32元/股。
这事有什么影响呢?
除了补充一级资本外,上述认购价格均高于4家银行二级市场最新收盘价10%~20%。这对几家企业的估值信心也有所提升。
但是周天为啥我没写呢?聊聊对于交易的思考。
面对这个消息,大部分人无非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不持有银行股。
如果你没持有银行等相关企业,大概因为两个原因,要么对银行股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有信心,要么是看懂了但不喜欢这个生意模式。
无论因为哪个原因没买,这个定增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银行的生意模式。那么看了这个消息突然就懂了就喜欢了,显然不太可能。
如果不是真懂真的信任这份生意模式,面对下跌的时候,一句简单的溢价定增利好金融,是不可能支持自己耐心持有的。
一个投资者大多的投资损耗都是来自于,看到好消息,不甘心去买,真的下跌,发现当时让自己冲动的简单逻辑又无法支撑自己持有的信心。
昨天追高买了,下午冲高回落,今天继续回调,如果再调整个5%~10%,然后再回头看看当初被吸引的溢价定增逻辑,根本不能为你提供太多信心。
第二种情况是你本身就持有银行股。
能选银行股的投资者,大多应该不是期望短线获益。第二天高开还是低开,对这笔交易并没什么影响,不可能研究了那么久的企业,还在较低估的时候涨了2%就选择卖出。
所以这种信息对我们来说就是过载信息。既不改变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对长期价值也没太大影响,过多关注最大的可能无非是导致盲目交易。
你本就不看好,因为这个消息买,又变成了忍不住去投机。
你本身就看好,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加分项,耐心持有就好,不必操心第二天涨跌。
这个信息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人投资者做短线确实没优势。
不仅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很多信息你很难提前知道,甚至公开的信息因为精力有限也会错过。
比如这个定增并不是个新消息,早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表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学会站在自身以外看自己。
很多时候,一些事情,你能站在第三者的视角去看自己的决策,就会发现情绪的真正来源,才能做出合理的修正。
慌张是因为没有准备充足,心乱是因为思路不清晰,急躁是因为经历的还太少,压力是因为期待值太高,懒散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心累是因为欲望太多,烦恼是因为固执的追求。
当你看到一个消息,感觉不买不甘心,心里又不踏实。稍微冷静一下,站在自身以外看自己,同样的理由,在企业下跌20%的时候你能否坚持,这个问题会让你冷静许多。
人是不可能绝对理性的,别人的建议也不可能完全感同身受,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己观察自己的动机。
讲一个经济学小实验,这个实验有两个要素
1、每个实验参与者均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2、实验者的角色有“提议者”、“响应者”和“独裁者”三种,
其中“提议者”具有提出将100元中的多少钱分配给对方或自己的权利;“响应者”具有是否接受“提议者”所提分配数量的权利,而“独裁者”具有独立决定分配数量且不被否定的权利。
这个实验会告诉我们一个决策中的道理。
理论上来说提议者对响应者的时候有优势,因为响应者拒绝了就会完全没有收益,所以哪怕提议者建议分给响应者10元,接受也好过于拒绝。
但实际的实验中,因为公平偏好影响,如果提议者过于贪婪,大多响应者可能宁可没收益也会拒绝非常不均衡的分配。
而当响应者的扮演人换到独裁者时,因为无法被否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考虑公平偏好,能约束他的只有道德和愧疚感。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人很难绝对理性,所以你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则帮助自己排除情绪影响。
2、人在不同的位置,必然会做出不同的考量,所以你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较好,有读者朋友问还有没有什么定投的机会。
恒指、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等,港股ETF去年聊了很多次,最近还有一个不错的新补充,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跟踪的指数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HSHYLV.HI)
2月份的时候黑白分享过一次这个ETF,虽然目前有了6%左右的上涨但是依然还在低估区间。
目前估值6.42PE,股息率7.37%。
高股息,低PE,意味着时间是站在你这边的,作为定投, 或者作为一部分持仓配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总要找到那么4、5个标的,下跌的时候你敢坚定的去买,波动的时候能够耐心持有,最终享受未来的上涨,而不是上涨的时候才着急。
从下图也能看出来,高股息的企业有个好处,股价下跌股息就会上升,如果采用定投的方式,最终会获得一个较低的成本和不错的股息。
我们都知道买高股息企业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掉入股息陷阱。
比如把一些企业强势周期末期的高股息当成了常态,买入后发现业绩下降估值暴涨,分红降低。
比如,把企业偶尔的高分红,当成了常态,买入后发现分红不可持续。
如果你自己选个股的话,首先要理解高股息不是静态看一个数字,要结合企业的商业模式,你确定他未来业绩至少保持稳定,当前看似的高股息才有意义。同时你要确定他的分红率是持续稳定的,他的股息才值得参考。
当然红利ETF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进一步分散增加了容错率。
那么对于港股红利低波ETF有什么应对措施呢?
1、保持分散,50只成分股来自于12个恒生一级行业,最大个股的权重占比不到4%,这就意味着哪怕看错一两家,也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
2、连续3年分红并且分红率小于100%,考察分红的连续性并剔除一些掏空家底式分红的样本。
3、剔除过去一年股价跌幅大于50%且跌幅在前10%的样本:
避免纳入某些因为股价异常下跌而导致股息率被动大幅提升的样本,这类样本股价的下跌通常是盈利异常下滑导致的,而当前的股息率并不能反应样本真实的基本面情况。
4、股息率大于7%的样本将重新审查并剔除一次性分红:尽量避免特殊分红导致股息率高估的情况。
5、每半年调样一次,既能及时的更换样本,又避免了频繁调样带来的摩擦成本过大的问题。
6、入选标准6个月日均成交额至少2千万港币,避免了一些小票,僵尸票。
7、A、在入选证券中,按照股息率从高到低排名,选取75只股票;B、对于这75只股票,按照波动性从低到高排名,选取50只股票。
以上规则近最大可能避免了,高股息陷阱,和流动性问题,加上适度分散,安全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同时港股红利低波(520550)基金合同中明文写上了“月度评估分红”的条款,费率为0.15%+0.05%的最低档。也是所有红利ETF中首支低费率且可月月分红的品种,是一个值得放在备选库里的选择。
截止本周美的海尔都发布了2024年财报,简单聊一下,后续我们等格力财报出来再一起详聊。
先简单看一下业绩:
美的2024年营业收入4071亿,同比增长9.44%,净利润385亿,同比增长14.29%。
海尔集团,2024 年公司实现总营收 2859.81亿,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 187.41 亿元,同比增长12.9%
如果只看四季度:
美的:营业收入887亿9.1%,净利润68.4亿,同比增长13.9%,四个季度增速基本平稳
海尔:四季度营业收入830亿,同比增长9.88%,净利润35.9亿,同比增长3.69%
分业务看的话:
美的:
家电没有做细分,统一为智能家居业务,2024年收入提升9.41%
整体业务方面,国内收入提升7.68%,海外收入提升12.01%
去年家电总销量同比增长9.15%。
海尔:
空调业务营收增长7.44%,冰箱营收增长1.96%、厨电下降1.15%,水家电增长4.93%、洗衣机增长2.87%,国内增长3.12%、海外增长5.32%。
家电整体销量1.26亿台,同比增长6%。
虽然去年有国补,但是因为陆续开始已经四季度,上半年空调销售等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全年销量和业绩并没有特别超出预期的增长。
其他方面:
美的推出回购计划,美的计划以自有资金50-100亿元回购股份,其中70%以上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家电企业分红率均有提高:
美的:每10股派息人民币35元,分红率 69%,去年是62%。
海尔: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9.65元,分红率48.01%,去年分红率是45%
包括海信从去年的49%,提升到了50%。
加上前段日子格力经销商增持,整体来说家电企业应该对自己2025年应该是比较乐观的,才会提高分红,加大回购,后续看看格力会不会也同样提高分红率。
和美的海尔相比,格力目前主要业务来源依然是空调。空调2024年整体情况并不算太好。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
2024 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额为2,071亿元,同比下滑2.2%,2024 年国内空调行业价格波动较大,上半年受南方多雨天气、消费行为趋于谨慎等因素影响行业价格下探趋势明显,下半年在政策刺激下结构有拉升。
相比之下,2024 年国内洗衣机市场零售额 1,004 亿元,同比增长 7.6%,
2024 年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额达到 1,434 亿元,同比增长 7.6%
2024 年国内烟机市场零售额为 362 亿元,同比增长 14.9%;燃气灶市场零售额为 204 亿元,同比增长 15.7%
表现都好于空调。
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国补促进了家电选择均价提升,2024年空调、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等品类在线下市场高端价位段的产品结构均有明显提升,而空调、油烟机等品类线上市场高端价位段的产品结构也有所提升;
因此虽然空调整体销售下降,但是品牌集中度有一定的上升,2024年空调头部品牌和高端品牌表现更为强劲,线上前三位品牌的份额为 61.8%,较去年提升4%。
格力的四季度大概率也不会太差。
估值上:
格力:8.24PE、美的15.6PE、海尔13.69PE。
虽然格力目前收入主要来自空调且海外占比不高,但是估值上有绝对优势。并且在国补2025年加码的情况下,主要收入占比在国内的格力,其实反而更受益一些。
相对担心一点的是董总比较强势的性格,不要在一些问题上太过偏激,只要格力不犯大错,这个估值潜在收益率还是很不错的。
最近股市波动比较大,普涨一两天,普跌一两天,看很多做短线的投资者情绪也是一天一变。
在股市乐观的时候总能找到乐观的消息,悲观的时候也同理,没有独立情绪的能力就只能跟着市场走。
这个阶段,如果你的情绪随着市场涨跌走,那么节奏就总是反的,涨一天刚买,第二天又调整,跌两天刚止损,股市又上涨。
一定要控制自己盲目交易,最终个人投资者在股市赚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找到那么4、5只,你能充满信心,平静的面对波动的企业,不被其他诱惑干扰,可以平静的做到耐心长持。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
雪球
2025-04-03
雪球
2025-04-03
雪球
2025-04-03
雪球
2025-04-03
雪球
2025-04-03
雪球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