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4-01 09:53:44
(原标题:招行 24 年年报 - 仅论分红(一))
整篇文章分成两部分。
此篇为第一部分,总体谈分红在投资中的重要性。下篇(第二部分)专门谈招商的分红。
企业刚起步时,会将大部甚至全部利润投入再生产,以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如企业恰好是某些新兴行业的企业(需求远大于供给),扩张性会非常强。此时全行业的增速会高于 GDP 增速,其中优秀企业的增速,可以多年保持在二位数。
但没一个行业能永远高速增长。当行业产能和市场基本需求相匹配时,增速自然放缓,直至和市场需求的自然增长一致。
自然增长的需求由人口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后的)消费升级和通胀等因素驱动,此时的增速基本和名义 GDP 增速相同。
所以,企业留存利润(资本)是为了再投入,再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营收增长。
假设企业的 ROE 稳定,则留存利润能带来的增长 = ROE X(1 - 分红率)
一家留存 65% 利润,ROE 为 15% 的企业,其目标增长率是 9.75%
反之,如增速不达 9.75%,ROE 就会下滑。
比如,同样留存 65% 利润的一家企业,如增长才 5%,则 ROE 会逐步下滑到 5% / (1 - 35%)= 7.69%
站在企业角度看,一家 ROE 15% 的企业,和一家 ROE 7.69% 的企业,它们的内在价值自然不一样。即便两者的增长率都是零,前者的内在价值也是后者的两倍。
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一部分的价值投资者,买入股票后都希望永远不卖。这是因为长持一只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最终会等于这家公司的 ROE。
显然,ROE 仅 7.69% 的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远不如 15% ROE 的公司。
从市场价格来看,15% ROE 的公司,可以给到 1.5 PB。
而 7.69% ROE 的公司,0.8 PB 可能都不值。
我宁愿以 1.5 PB 的价格买入一家 15% ROE 的企业,也不会以比 0.8 PB 更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 8% ROE 的企业。
因为买入前者后的投资收益率,必定会随时间的推移(伴随 E 的增长)而向企业 15% 的 ROE 靠拢。而后者的话,连企业自身能存在多久都是个问题。
所以,企业增长放缓后,一定要加大分红力度,否则必然导致 ROE 下滑。
当然,任何企业主都不希望看到自己企业的 ROE 下滑。但有时,因所处行业的商业模式较差,企业所有者不得不即便在无增长的前提下,也继续留存大量利润做再投入。
比如,在某些进入门槛低(导致竞争异常激励)的行业,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做研发,开发新产品,或升级老产品。更糟糕的是,新产品还不能卖得比老产品贵,这类企业的发展只能靠累规模。一旦规模停止增长,营收增长就没了。但资本投入还不能停,否则,轻则保不住当下的市占率,重则导致企业灭亡或被吞并。
产品差异化小、ROA 低、高 ROE 要靠杠杆,这些都是这类企业的共性。
不得不说,银行业即属于这种商业模式。
幸运的是,银行业进入门槛高。毕竟,不是谁有钱就能开银行的。
做为有执照保护的银行业,理论上可以通过自律机制保持供给和需求平衡,避免行业的恶意竞争、内卷。如此,银行业可在实现通胀目标的同时,还保持住一定的息差。
息差稳,ROA 就稳。因杠杆率不变,ROA 稳,ROE 就稳。
还记得之前的公式吗?增长率 = ROE X(1 - 分红率)
变形得到:分红率 = 1 - 增长率 / ROE
当ROE 稳定时,分红率由增长率决定。增长率越低,分红率越高。
所以,任何一份值得投资的高 ROE 资产,要么高增长,要么高分红。
说到这,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有些股票,即便营收只有微增长(甚至不增长),但只要保持高 ROE (此时,企业必定是高分红),也可以长持。
公开数据显示,银行业在 24 年第 4 季度的 ROE 是 8.1%。
如我们假设银行业今后的长期增长率为 5%,并假设分红率继续维持当下的 30%,则整个行业的 ROE 会最终趋向 7.14%。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做为参考,我们来看看美欧日地区银行业在 2016 - 2019 年之间(即 08 金融危机复苏后,疫情之前)的 ROE、增长率、分红率、PB的数据。
以下数据来自腾讯元宝(一表胜千言,我就不多解释了)。
$招商银行(SH600036)$ $招商银行(03968)$
雪球
2025-04-02
雪球
2025-04-02
雪球
2025-04-02
雪球
2025-04-02
雪球
2025-04-02
雪球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